安倍回顧:押注TPP應對中國崛起
2022/07/18
在美國重返TPP無望的情況下,「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構想成為一面旗幟。這一構想起源於安倍第一次擔任日本首相時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思想,原本是安倍2016年提出的,但2017年秋季開始納入川普政府的亞洲政策,採用由美國主導的形式。
2017年11月,在東京舉行會談的安倍和川普二人確認了推進「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的方針。川普隨後在越南發表演講,明確表示美國將基於「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參與亞洲事務。安倍把榮譽讓給了川普,在名與實之間選擇了「實」。
「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雖在國家安全保障方面備受關注,但安倍強調的是提高地區經濟水準。美國政府也將其確定為由經濟、國家安全保障、規則制定3大支柱構成的戰略。
安倍巧妙應對不按常理出牌的川普
從這一意義上來説,與「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聯動的日美澳印四國框架「Quad」加強經濟方面的舉措,也是很自然的事情。Quad同樣以安倍2006年提出的四國對話機制為起點,繼國家安全保障領域之後,又提出四國在強化供應鏈、出口管理、先進技術和基礎設施支援等方面展開合作。
5月在美國拜登政府的主導下出台的印度太平洋經濟框架(IPEF)也基本上是將這些框架擴展到4國以外的東南亞等地區的嘗試。安倍播下的種子,歷經累計近9年的首相任期,開始形成新的秩序。
![]() |
「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FOIP)」構想與美國主導的IPEF關聯(2022年5月,REUTERS) |
如果沒有安倍,或者沒有安倍和川普的特殊關係,這一切能否實現,只能等待歷史學家的驗證。
過分強調安倍和川普的「合脾氣」可能是錯誤的。國際政治學家伊恩·佈雷默説:「安倍很巧妙地和川普相處(managed it well)」,認為作為一名現實主義者,面對可能做出非常規舉動的美國總統,安倍應對很圓滑。
反全球化現象加上經濟安全保障方面的擔憂,自由貿易在全世界遭遇逆風。但對於依賴自由貿易的日本來説,維持自由貿易才是國家安全保障方面的課題。一位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關係親近的人士説,岸田對安倍的外交業績「懷有強烈的抗衡意識」。包括對中國申請加入的CPTPP的應對,岸田會播撒什麼樣的種子呢?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編輯委員 西村博之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