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位貨幣是良藥還是猛藥?
2022/12/19
這樣一來,普通人可能會將貨幣由銀行存款置換為安全性較高的CBDC。由此便會誕生專門使用數位日元來提供支付和匯款服務的「狹義銀行(narrow bank)」。CBDC的最大優點在於能以低成本安全快速地支付。
一方面,很多商業銀行將逐漸失去存款,一直支撐經濟增長的存貸業務也需要調整。商業銀行也有可能不收集存款而直接從市場上籌集資金,形成以此為本金實施融資的接近非銀行的形態。之所以説CBDC有可能成為銀行系統的一劑猛藥就源於此。
即便如此,銀行業務分為商業銀行和狹義銀行也值得考慮。優點是可以緩和金融系統風險。
現在的銀行系統融合了接收存款進行融資的金融仲介功能和安全交易資金的支付功能。最大的難題是如果發生信用不安這種可能導致存款急劇外流的情況,資金會迅速枯竭,就連結算系統都會凍結,經濟活動完全失靈。
專攻支付的狹義銀行
不過,CBDC的引進也是重新檢驗這種金融危機機制的良機。通過分離存貸業務和支付服務,減輕金融系統風險。比如:讓日本銀行在狹義銀行存上跟數位日元等額的準備金,以確保安全性。還可以考慮狹義銀行作為短期資金、商業銀行作為長期資金,分散流動性風險。
主要央行希望避免如此劇烈變化的措施。比如:現在的數位人民幣跟現金一樣屬於零利率。通過利率區分存款,可以避免資金向CBDC單極集中。日美歐也傾向於通過給CBDC保有金額設置上限,以避免銀行存款大量外流。
關於信用創造的起源,有一種説法是中世紀英國的金器商。在這樣的英國,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英格蘭銀行前行長馬克·卡尼斷言:「銀行創造貨幣是煉金術」。他也是提出狹義銀行構想的人物之一,但在當局者之間並不受歡迎。
如果全面引進CBDC,銀行的功能將不可避免地一分為二。相反,如果限定CBDC的用途,雖然銀行系統可以保持現狀,但數位日元和數位人民幣都會跟已有的手機支付沒有太大區別。我認為CBDC的普及本身或許不會取得進展,也不可能立刻成為金融系統改革的催化劑。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金融部部長 河浪武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