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營業門市越來越少,日本人不再熬夜?
2023/09/26
最早著手調整的是連鎖家庭餐廳。Royal Host從發生東日本大地震的2011年就開始推進縮短營業時間,到2017年1月全部取消了24小時營業。
雲雀控股也于新冠疫情前的2020年1月宣佈,到4月取消約150家門市的24小時營業。
連鎖家庭餐廳取消深夜營業最初大多被解讀為跟百貨店停止新年第一天「初賣」、調整為休息日一樣,屬於「工作方式改革」,而隨著營業成本高漲和顧客增長緩慢,如今更加合情合理。薩莉亞也于2021年著手取消深夜營業。
東京都心終點站附近的麥當勞看起來是因疫情而有越來越多門市取消24小時營業,但從麥當勞整體來看,從疫情前開始,24小時營業店就一直在減少。
日本麥當勞24小時營業門市數量的走勢 |
![]() |
麥當勞日本公司正式開始實施24小時營業店是在原田泳幸擔任會長兼社長兼CEO(首席執行官)的2006年。2009~2013年,有1800家左右的門市24小時營業,但從2014年到2015年進行了調整,2015年大幅減少到了819家。
從2011年3月的東日本大地震開始,深夜顧客減少,並且該公司自身2014~2015年因使用過期雞肉的問題及混入異物問題導致顧客疏遠,這也是減少24小時營業的誘因。雖然該公司2016年以後實現V字恢復,並在疫情下也依靠打包外帶及外賣需求而加速增長,但深夜營業門市如今仍在減少。
由於東日本大地震後的計劃停電、關掉霓虹燈廣告牌、疫情下減少外出和聚餐等,日本的熬夜一族減少,而從人口動態來看,晚上出門玩的精力旺盛的20~30多歲人口逐年減少,這似乎也産生了影響。LINE等交流工具的普及和滲透也替代了在深夜的家庭餐廳聊天到早晨的需求。
日本人的平均年齡現在幾乎接近50歲。在麥當勞加快開設24小時營業門市的2006~2009年,當時35歲左右的1971~1974年出生的第二次嬰兒潮一代如今也有50歲上下了。晚上活動到很晚的精力充沛人口持續減少。
放棄深夜時段營業的門市希望能增加白天營業時段的顧客人數及客單價。尤其是午餐時段,顧客進店卻因為沒有空座而離開是很大的機會損失。
咖啡連鎖店也有門市設置90分鐘時間限制 |
![]() |
(左圖)Tully's Coffee,(右圖)Excelsior Caffe |
為了防止這一點,有的咖啡連鎖店最近設置了90分鐘的時間限制。羅多倫咖啡(Doutor Coffee)及Tully's Coffee的部分門市在擁擠時段給進店顧客發一張卡片或紙條,上面寫有提醒顧客90分鐘後離店的大致時間。作為客戶服務而設置的電源插座和Wi-Fi會吸引用電腦長時間工作的顧客,因此採取了防止長時間佔座的措施。
與取消24小時營業的趨勢相反,也有恢復深夜營業的做法。在疫情前取消了24小時營業的雲雀控股從2023年3月起在「Gusto」、「Bamiyan」、「Jonathan's」的部分門市著手延長營業時間到早上。
雲雀控股公司在「Gusto」、「Bamiyan」、「Jonathan's」的部分門市恢復深夜營業 |
![]() |
出處:雲雀控股「關於恢復深夜營業的通知」 |
雲雀控股在所有Gusto門市都引進了由機器人將飯菜送到桌上的系統,能夠以較少人數進行運營,這是恢復深夜營業的一大原因。 但目前只是部分門市,相較於總體門市數量,還比較少。隨著餐飲行業退出深夜營業,「倖存者」可以獲益,但在越來越老齡化的日本,能發展到什麼程度?
10年前的2013年底,為了搞活夜間經濟,日本每週五深夜在六本木-澀谷之間試行了都營巴士的徹夜運營,但由於乘客數量低迷,比原計劃提前1年就停止了。
在入境遊熱度恢復、觀光屬於有前景産業的今天,因為在日本生活的本國顧客沒有增長而逐漸關閉深夜娛樂和餐飲,真的合適嗎?外國遊客能對在日本度過的夜晚滿意嗎?商家正迎來糾結局面。
日經XTREND記者 小林直樹
資料來源:日經XTREND
https://xtrend.nikkei.com/atcl/contents/casestudy/00012/01264/
![]() |
了解更多日經BP資訊,請掃描二維碼關注 |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