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固態電池能否成為豐田反超特斯拉和比亞迪決定性一擊?
2023/11/14
佐藤社長:「關於成本,與(生産)量當然存在相關性。要力爭普及,如果不能達到相應的産量將很困難。作為第1階段,當前的目標是推進重點放在向世界推出産品這一點上的開發。在此情況下,將具體克服與産量增加之際的生産有關的關鍵點,同時應對2030年以後的量産和商業化」。
「如果基於原理和原則,作為液態電池的構造體和要素,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此,我們認為在量産和普及的階段,應該具備與液態電池相同的視角,在此基礎上推進開發。在作為屬於最終商品(的純電動汽車)來銷售之際,我們認為應力爭使車輛價格降至與液態電池相同的水準」。
對於這一回答,海田也進行了補充。他再次説明,雖然力爭實現全固態電池的量産,但並不意味著液態電池的可能性就會隨之消失。相反,認為兩種電池會出現圍繞削減成本的競爭。
海田表示:「實際上,液態電池的價格依然很高。因此,雖然目前正在挑戰全固態電池的實用化,但即使是在全固態電池問世之後,也必須不斷改善液態電池的(生産)工序和成本。我認為從成本的角度來看,這是持續改進的液態電池和全固態電池之間的競爭」。
「全固態電池的價格為什麼如此高昂?這是因為背後存在兩種相互衝突的情況,即除了需要製造各種各樣的新材料之外,新材料的成套設備必須不斷擴大規模。但是,在沒有需求的情況下即使擴大規模,最終也是一種浪費的投資。此次,為了克服這一點,豐田加入了出光興産的材料領域,表現出共同推進(開發)的決心」。
「全固態電池價格高的原因在於在根本上與液態電池不同。全固態電池和液態電池均力爭進一步削減成本,將相互切磋,在適當的地方投入合適的電池」。
出光興産的優勢是什麼?
豐田與出光興産展開合作,是因為看重出光興産的關於材料的卓越技術能力(圖4)。那麼,具體來説看重哪些技術呢?佐藤社長這樣回答:
「從我們汽車廠商的角度來看,出光興産的固體電解質的優勢在於掌握了可實現耐水性、離子電導率和柔軟性這三點的製造方法。關於材料的組成有哪些、何種材料搭配多少才是作為固體電解質有效的材料,這種材料成分的領域當然具有技術含量」。
「(不僅如此)使粒子均勻排列,將形成附著性高且容易跟隨形狀變化的柔軟性。另外,如何才能實現抗水性強的製造方法呢?這些方面已成為並非僅由材料組成決定的固體電解質的競爭力源泉。出光興産擁有關於這三個要素的配方,這是其優勢所在」。
海田對此補充道:「出光興産不僅能製造性能良好的材料,而且還能理解豐田輕鬆製造電池且提升性能的方法。在這些智慧財産權以外的領域,兩家企業也有著長達10年的合作關係」。
其他材料的可能性?
![]() |
圖5 左起為海田、佐藤社長、木藤社長、出光興産專務中本肇 (日經XTECH) |
兩家企業此次展開合作的是琉化物系固體電解質。不過,固體電解質除了琉化物系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為什麼豐田會選擇琉化物系呢?海田回答了這個問題(圖5):
「固體電解質除了與出光興産合作開發的琉化物系之外,還存在與東京工業大學合作開發的LGPS(鋰、鍺、磷、硫)這一類型、結晶物係、氧化物係等多種類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從作為目標的車輛性能開始倒推,考慮了什麼樣的類型最適合、能最快和最廣泛地發揮作用,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希望優先考慮與出光興産正在研發的産品(琉化物系的固體電解質、從總體上考慮,具有優勢)」。
「我們不能説絕對沒有轉向其他材料的可能性,但目前我們希望提高這種材料的水準,穩步推動首先在2027年至2028年之間向市場推出這一挑戰」。
近岡裕 日經XTECH
資料來源:日經XTECH
https://xtech.nikkei.com/atcl/nxt/column/18/00001/08509/
![]() |
了解更多日經BP資訊,請掃描二維碼關注 |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