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伯斯一直憑藉外觀和內容都精益求精的終端産品吸引用戶。蘋果開創了一個把電腦放在口袋裏隨身攜帶的時代,並把價格不菲的帶有蘋果標誌的産品賣到了全球各個角落。相反,貝佐斯則乘著網際網路向社會和經濟中不斷滲透的浪潮,從終端到雲服務,不斷廣泛佈局,進而建立了薄利多銷的業務模式。
雖然採取的商業模式有所不同,但以作為經營者的執著和感覺等尺度來衡量,賈伯斯和貝佐斯的共同點不在少數。
記者會上,當被問到Kindle在日本市場上市為何晚於其他國家時,貝佐斯回答説「希望盡可能使日語字體更加美觀,易於閱讀」。貝佐斯追求完美主義和擁有出眾的審美眼光,與連産品螺絲的位置都要親自干預的賈伯斯如出一轍。
賈伯斯不願意將自家産品的銷售交給他人,而是在全球建立直營店,並不斷完善店面佈置、提高服務水準。與此相似的是,貝佐斯建立的可以分揀大量産品、實現快速配送等的物流基地。2012年,亞馬遜決定收購物流機器人公司。貝佐斯從未放鬆將業務自動化等配送效率提高至極致的努力。
賈伯斯是演講高手,而貝佐斯也毫不遜色。
2009年,紐約。貝佐斯將新款Kindle的發佈會場選在了摩根圖書館暨博物館。這裡展示著約500年前發明印刷技術的強尼斯•古騰堡印刷的《聖經》,與書籍的歷史具有深厚淵源。貝佐斯在通俗易懂地介紹完功能後,邀請嘉賓登上舞臺。這位嘉賓就是因《伴我同行(Stand by Me)》等小説而廣為人知的史蒂芬•金。貝佐斯邀請知名作家利用Kindle朗讀小説,這個創意令整個發佈會獨具匠心。
為何IT世界需要天才
貝佐斯表示「我們選擇了一個能比其他公司做的更好,而且能給用戶提供自主價值的領域」。而如今其希望涉足智慧手機業務的意願也顯而易見。據美國媒體透露,亞馬遜智慧手機的一部分機型的顯示器可能具有顯示立體圖像的功能。
那麼,為何IT世界需要天才?這是因為,一個天才經營者的出現,將帶來創新的連鎖效應。賈伯斯和微軟的比爾•蓋茲正是如此。而如今,人們一直以來投向蘋果的視線似乎轉移到了亞馬遜身上。
失去喬布的蘋果將何去何從。
6月10日,蘋果在舊金山舉行世界開發者會議。其重頭戲是,發佈將於今年秋季開始免費提供的用於iPhone等移動産品的作業系統「iOS7」。
蘋果新掌門人提姆•庫克表示「自(2007年)推出iPhone以來,這是最大的變化」。發佈會上,曾出現聽眾起立鼓掌表示讚賞的場面。然而,股市卻反應冷淡,蘋果股票當日收盤比上一交易日反而下跌0.7%。設計更加簡潔的iOS7雖然已經面貌一新,卻沒有更多超出以往智慧手機框架的驚人之處。
曾擔任蘋果日本法人高管,目前擔任從事教育程式開發等的日本REALDEAR公司的社長的前刀禎明分析稱「蘋果一直在推出稍稍超越外界期待的産品。而最近已經越來越難做到這一點」。 筆者追問這是什麼原因時,前刀禎明隨即回答説「除了史蒂夫去世之外,想不到還有其他因素。提姆•庫克雖然是優秀的商務人士……」
是賈伯斯的個性賦予了蘋果公司力量。
蘋果失去的不只是賈伯斯
2006年初,舊金山。在蘋果産品發佈會上,伴隨著「哧哧」聲,舞臺上噴出了大量白煙。此時,一名白色裝束的男子從中現身。這位身著半導體工廠白色防塵制服的人便是全球最大半導體製造商英特爾的CEO(當時)保羅•歐德寧。「已經製作完成啦」,話音剛落,歐德寧就將閃閃發光的半導體晶圓遞給了賈伯斯。賈伯斯居然能讓矽谷知名企業的領導人在自己的發佈會上粉飾角色,這種高超手腕讓會場一片沸騰。
為了提升個人電腦的性能,賈伯斯於2005年宣佈,將MPU(微處理器)的供應企業由IBM等改為英特爾。歷任英特爾CEO都將蘋果視為低份額的小眾廠商,但賈伯斯卻將歐德寧變成了朋友。賈伯斯將英特爾的技術人員變成了提升自主産品魅力的武器。如果沒有出類拔萃的談判能力和人脈,就談不上蘋果的快速發展。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