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空調製造商珠海格力電器、最大家電連鎖企業蘇寧雲商集團……,不斷有中國企業宣佈將進入銀行業。中國此前曾長期限制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但國務院7月終於轉變了方針,表示擴大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此舉意在將民間活力引入金融行業,但也存在副作用。限制放寬將帶來混亂,例如來歷不明的投資集團宣佈設立銀行等。
熱烈祝賀中國煤炭銀行成立——中國投資集團的金奔投資集團尚未獲得銀行監管當局批准就在官方主頁上如此宣佈是在11月。該集團表示,煤炭銀行的融資將優先投向煤炭相關企業,存款利率高於商業銀行。客戶獲得貸款的條件是,在該行存款100萬元,並以約2000噸煤炭作為擔保,表示根據煤炭價格上的漲,還將另外支付利息。
在中國,存款利率規定了嚴格的上限,同時禁止將客戶提供利率以外的利益。因此,金奔投資集團的做法存在很多讓人感到意外的地方。很快有消息表明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完全沒有參與中國煤炭銀行的設立——山西省陽泉煤業集團與山西焦煤集團等4家企業發出這樣的公告是在11月22~23日。而金奔投資集團曾在官網上稱與上述4家企業簽署了戰略性合作關係。
在中國,自1996年準大型銀行民生銀行成立以來,除了一部分地方銀行和農村金融機構之外,一直沒有民間資本成立的銀行獲得批准。中國政府之所以轉變方針,是為了改變國有銀行僅向國有企業提供融資的現狀。很多觀點認為依靠以國有銀行為中心的金融系統,很難培育風險企業。
民間資本的進入有望激活經濟,但在這種預期不斷高漲的同時,擔憂也在擴大。因為像煤炭銀行那樣在遵紀守法方面存在問題的銀行可能增加。企業從旗下銀行優先獲得資金的「機構銀行」可能增加,這可能導致金融系統出現混亂。而這就是風險所在。
在中國的西部邊境,有一座被沙漠包圍的城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2009年中石油向當地的克拉瑪依市商業銀行出資92%,並將銀行名稱改為崑崙銀行。
由於與中石油的交易出現膨脹,該行總資産從2007年的32億元猛增到了2012年的約1850億元,擴大至近60倍。該行在原油交易等方面似乎已經成為中國與伊朗間的結算銀行,美國2012年認為該行「參與了與伊朗金融機構的交易」,進而將其納入了制裁對象。
在戰前的日本,企業促使旗下銀行優先向自己提供融資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導致了企業與銀行的「一損俱損」,進而引發了銀行的擠兌風潮。雖然作為國有企業維持高收益的中石油及其旗下的崑崙銀行屬於例外,但民營企業旗下的銀行如果無序增加,金融系統的風險將高漲。
(土居倫之 上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