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企業的業績復甦非常顯著。據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統計顯示,日本上市企業2013財年(截至2014年3月)合併經常利潤有望同比增長28%,幾乎可以媲美雷曼危機前的水準。
直到一年前曾被稱為「六重苦」(日本企業經營面臨的6種結構性問題)的企業經營面臨的不利因素也在逐漸消失。而關於比南韓等起步較晚的貿易自由化,通過參加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定(TPP)談判,也已經看到了實現挽回局面的道路。
打造新的增長動力
日元過度升值也得到修正,這推高了豐田等出口型企業的收益。
不過,現在不能放慢改革的步伐。如果把因日元貶值等外部因素而得到改善的盈利「數字」誤認為日本的實力,那將遭遇失敗。
如果要進一忠言,那就是最近數年裏日本産業界加強了「依賴政府」的趨勢。在大型半導體企業瑞薩電子的重建過程中,日本主權財富基金的援助就成為了依靠。
而夏普等大型家電廠商的業績下滑暫時得以止步,其原因之一就是政策性援助帶來的光伏電池特需。
此外還存在下面的數據。觀察日本企業2013年度4~9月的經常利潤排名(不含金融企業)可以發現,在前10家企業中,原日本國營企業佔了6家。
排在第2位的NTT和第4位的NTT DoCoMo是由原日本電信電話公社發展而來的,第5位的KDDI的母體之一是作為特殊法人的原國際電信電話公司,而第6位的國際石油開發帝石控股公司原來則是石油公團旗下的政策性公司。此外,由原專賣公社發展而來的日本煙草産業公司排在第7位,而由原日本國有鐵道公司發展而來的JR東海則位居第9位。
在這些企業中,以民營化等為契機完成經營改革的企業很多,其本身應給予高度評價。但是,日本並非社會主義經濟,因此「前10大企業中有6家是原國營公司」是否顯得有些過多?
改變過去的産業結構,大量創造成為新的增長推動力的企業將成為日本2014年的課題。
幸運的是,觀察目前情況可以發現,日本因金融危機而銳減的企業首次公開募股正在逐漸恢復,2013年達到了54家。而今年有望進一步增加至70~80家左右。
雖然有觀點認為日本缺乏風險資金,但這也出現了改善的跡象。海外投資者已經將目光投向了日本的年輕企業。
有效利用網路、以低廉價格提供翻譯服務的東京Gengo公司就是典型案例。這家公司於2009年剛剛創立,但已經從網路電話服務商Skype公司創始人運營的投資基金獲得了發展資金。
此外,日本政府也可以大有作為。有觀點認為,美國軟體巨頭甲骨文以接到美國國防部的大型訂單為契機實現了飛躍發展。而日本的行政機關也可以通過政府採購促進年輕企業的成長,這種思路值得肯定。
同時,努力增加赴海外就讀工商管理碩士(MBA)等的留學生也非常重要。DeNA和樂天的創始人都擁有赴美國留學的背景,這絕非偶然。將眾多日本年輕人送到最適合創業的環境裏,是在日本發展風險企業的捷徑。
與創造新企業同等重要的主題是激活現有大企業。即使是歷史悠久的企業,也要放下歷史包袱,挑戰經營創新。如果這種趨勢得到擴大,日本的增長力就將切實提高。
克服內向封閉的弱點
在一度出現「飽和論調」的便利店市場,日本7-11以現沖咖啡和擴充副食為武器,重新獲得了增長力。而大型住宅設備廠商LIXIL集團邀請美國通用電氣(GE)出身的藤森義明擔任社長,借助巧妙的收購戰略,為拓展世界市場打下了基礎。
此外,新日鐵住金也通過重組鞏固了在日本國內的經營基礎,並於去年年底決定在美國展開大規模收購,明確了走向全球的姿態。而被歸為原材料和零售等「內需型産業」的日本企業如何走向世界?將是今後的重要課題。
此外,日本企業組織結構的改革也刻不容緩。據日本一橋大學教授沼上乾等的調查顯示,在大企業制訂新業務計劃所花費的時間中,40%以上花在了公司內部的協調和事前協商工作上。
如果這樣下去,就無法跟上世界競爭的腳步。日本需要敢於對封閉的企業文化動刀的強勢經營首腦。
在目前處於順境時不能放鬆,反而要充分利用這些條件,創造出新的工業化社會。希望2014年成為一個良好開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