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人民的名義」之後及共同善的構建
2017/06/07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劉迪:最近電視連續劇《人民的名義》獲中國視聽者廣泛支援,這在中國言論空間分裂的時代,具有深刻意味。今年後半,中共19大召開。目前,各地代表陸續選出,中國媒體漸次進入19大時間。今後,人們關注,誰以「人民的名義」繼續這場嚴峻的鬥爭?這個全球最大規模的黨,將以何種方式走向百年政黨時代,將怎樣帶領中國走入「中國夢」的時代?
熱播劇《人民的名義》 |
今年恰值俄國革命100週年,這場人類歷史的宏大實驗,蘇東早已落幕。前蘇聯教訓,給予中國深刻印象。黨以「人民的名義」官僚化、貴族化,竊取大眾勞動果實,同時將有限資源用於全球霸權,這導致蘇聯解體。對此中共做了深入研究。對前蘇聯問題的反思,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埋頭發展經濟的重要動因。
|
|
此外,中共非常認真地研究了許多一黨長期執政的模型,如墨西哥革命制度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日本自由民主黨,著重分析這些政黨長期執政的經驗或教訓。目前,中共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比較政黨學的知識,但對於一個執政長達68年的政黨來説,最重要的是,是否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轉變為執政實踐。
有一日本學者山田辰雄曾説,20世紀中國共産主義革命是一場「代行革命」,是中國知識精英,以工農名義進行了一場國家建設革命。的確,中共創立時借助了外力,極少數精英借用了工農的名義。但中國革命的成功,還在於當時中共深入中國底層社會,深刻理解中國問題所在。中共少數精英與大眾結合,正確把握各種歷史性機遇,完成了國民國家建設這一歷史任務。
今天,中共擁有8000萬黨員,但任何革命成功、政權的維繫,最重要的不在黨員人數眾多,而在於這場革命,是否存在一個高效的幹部隊伍,這個隊伍是否能夠堅決執行中央命令。如果人民群眾「看不到」黨,看不到黨員的忘我犧牲,那麼該黨就將失去支援根基。因此,中共須讓自己重新成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去」的黨,成為一個一直與群眾在一起的政黨,這應是19大的重要課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