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劉迪觀察 > 站在「新時代」,將如何紀念改革

站在「新時代」,將如何紀念改革

2018/02/28

PRINT

  當今多數現代國家,均遭遇共識缺失甚至崩潰危機。一個沒有共識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在改革開放40年的今天,中國究竟應如何重新凝聚共識?中國應如何通過自由活潑的討論凝聚共識,以激發億萬民眾參與更大改革?應如何在法治下推進地方分權,經濟自由,發展人民自治?這些對於釋放中國發展潛力,都是不可迴避的重要課題。

 

深圳街頭的鄧小平像

 

  在「新時代」,中國人應如何認識自己與世界?很久以來,中國輿論場不乏「超越美國」的焦慮。但是對中國來説,最可怕的危機是危機感的喪失。「超越美國論」之提出,其意圖無疑在於鼓舞人心,但如輕信,則會麻痹中國億萬人民艱苦奮鬥的進取意志。所幸中國不乏清醒輿論,「超越美國論」的信者寥寥。

 

  「中國速度」「中國效率」無疑令人矚目,但僅這些,尚不足以獲得世人持久尊敬。中國要有自己的文化目標,只有恢復文化大國,才能無愧列祖列宗,才能重放固有輝煌。

 

  改革開放40年的政治,其特點是「質樸政治」。這種政治擯棄宏大虛幻理念,以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故贏得民眾信賴,發展一步一個腳印。中國是經濟大國,政治大國,但今天尚未成為人民均富的國家。今後如何繼續堅持政治的質樸性,至關重要。

 

 劉迪

  中國最偉大最持久的力量仍在民間,億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推動中國改革的強大持久的動力。回顧改革開放40年歷程,中國的發展,乃在於政治如何真誠面對民眾,認真回應最廣大民眾的深切呼聲。

 

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劉 迪 簡歷 

日本杏林大學綜合政策學部及研究所國際協力研究科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碩士課程畢業、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法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博士學位。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8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4
投票總數: 22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