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在利用企業高管聚集在一起吃午餐的時間舉行的演講會上,我有的時候受邀擔任講師,講述現代中國的情況。
對於這些人即使成為大企業的高管也像這樣不放棄學習的機會,我深感敬佩,但同時讓我感到大吃一驚的是,演講前安排的午餐時間非常之短。在這種學習會上,午餐很多時候都選擇從知名料理店訂購的盒飯。這些都是很奢華的珍品,讓人希望安安穩穩花費時間,一個一個仔細品嚐。
下面就是午餐開始。
「大家請先用餐」
隨著學習會主持人話音一落,打開盒飯的嘩啦嘩啦的聲音就一起響起。
哇,很香啊!在開始吃5分鐘到10分鐘之後,誒?相同的嘩啦嘩啦聲再一次一同響起。
我環顧周圍想看看發生什麼事了,結果發現大家都在整理吃完的盒飯飯盒。
誒?大家都已經吃完了啊???我還剛剛開始動筷子……。結束用餐的與會人員一邊好像無所事事地喝茶,一邊偷眼看我。只要我還繼續吃飯,演講會就不能開始。雖然我心裏想再繼續吃,但也只能嘩啦嘩啦把盒飯收拾起來……。
最後,主持人向我表示了歉意,説「大家吃得快,非常抱歉。因為商務人士都形成了吃飯快的習慣。尤其是午餐,大家接受的教育是時間越短越好。」
現場採訪記者早坂隆表示,世界上有一則很有名的笑話,內容如下。(摘錄)
「義大利人的幸福是,和情人一起一邊吃意大利麵一邊看足球。
英國人的幸福是,精彩的黑色笑話很得體。
德國人的幸福是,事情按計劃進行。
西班牙人的幸福是,吃完美味的食物之後悠閒自在地睡個午覺。
日本人的幸福是,痛痛快快吃完飯然後重新去工作。」
的確如此。這個笑話一語中的。
商務人士在午餐上花費的時間確實很短。
在新宿的午餐時間。坐在傍邊的商務人士僅用10分鐘就吃完了套餐,然後僅
喝了一口茶,就一邊掏錢包一邊離開了座位。
根據全日空皇冠廣場酒店(ANA Crowne Plaza) 的調查,從日本人花在午餐上的時間來看,在30多歲男性中,「30分鐘以下」佔86.6%,而回答「不到10分鐘」的人也達到17.9%。順便説一下,午餐時間仍在「工作」的人達到38.9%。
日本人吃得快讓全世界感到吃驚,但有時也會帶來好事。
我曾經從航空公司的人那裏聽説下面的説法。
在亞洲上空,被稱為「氣穴」的氣流空穴很多。進入這種氣穴就是稱為湍流的現象。
那麼,在進入這種湍流之中時,如果乘客在用餐,食具等當然將漂浮到空中。在嚴重的時候,食具會連同托盤一起飄起來,結果飯菜和飲料將散落在飛機內。在倒楣的乘客中,有時有人的腦袋被撒上葡萄酒,或許衣服上沾上飯菜的沙司。
據説這種不走運的乘客基本上都是日本人之外的外國人。因為日本人會很快結束用餐,然後喝完茶和咖啡,接著看書或者睡覺,但外國人都一邊沒完沒了地閒聊一邊喝著葡萄酒。如果此時遭遇湍流,吃得快的日本人就能儘量把遭遇的倒楣事兒減少至最低限度。
我在中國工作時,午餐時間大約為1個小時至1個半小時。尤其是在廣州廣播電臺負責節目製作的時候,中午的休息時間是2個小時。這是因為安排了午睡時間。
我會在安安穩穩吃完飯之後午睡。中國的習慣與西班牙的「午睡」有異曲同工之妙,這似乎是下午工作順利進行的必備條件。
但是,如果日本人的午餐時間達到2個小時,上班時間就將延後2個小時,下班時間無疑將更晚。所以還是午餐快點吃,然後按時下班吧。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行音樂》、北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