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談到日本人走向結婚的過程,大體上分為兩種模式:戀愛結婚亦或是相親結婚。
所謂戀愛結婚,指的是處於適婚年齡的男女彼此相遇,相互産生好感,並最終走向結婚,這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普遍的結婚方式。
而相親結婚指的是,希望結婚的男女通過中間人的介紹而坐到一起,兩個人彼此滿意,最終成為夫妻。在日本,過去幾乎所有男女都是借助這種方式尋找結婚對象。
但在日本,在隨著時間推移、所有價值觀都發生明顯改變的第二次大戰後,認為相親結婚「土裏土氣」的潮流不斷加強,年輕男女開始青睞戀愛結婚。而在最近,試圖重新評價日本自古以來的相親的呼聲正在高漲。
究其原因,是因為現代人都非常忙碌。男女彼此相遇的機會正在減少。換言之,戀愛的機會出現了銳減。
同時,即使不結婚,也不會遭受白眼。人們往往過著隨心所欲的獨身生活,而當注意到問題的時候,早已經過了結婚適齡期,於是將陷入「沒有結婚對象剩下」的狀態,這種情況不在少數。
於是,就會感到焦慮。
結果,「我要找媒人阿姨!」
長期以來,日本人結婚都不能缺少「媒人」這個重要人物的存在。在很多時候,媒人應該是中年女性,同時是在社交界呼風喚雨的人脈豐富的阿姨。她們的厲害之處或許在於,只要看到處於適齡期的男女,大腦中的電腦就能迅速啟動。
哎呀,這位姑娘既有教養,又很高雅。好像完全適合○○家的長子。
嗯,這個小夥子是未來的醫生。真是太好啦。讓他和○○家的姑娘相親應該很好。
諸如此類。
媒人阿姨手頭都擁有很多被稱為「釣書」(介紹自身情況的簡歷)的東西。簡單來説,就是履歷書。履歷書當然會附有照片。照片除了在專業照相館拍攝的之外,還要附上生活照。將照片和履歷書給當事人觀看之後,如果得到「那就見個面吧」等等回應,「相親」就算成功。
這種相親活動會根據基本已確定的程式進行。
首先場所必須是高級酒店的餐廳,亦或是高級餐廳,同時必須是單間。
參與者包括參加相親的男女兩人。這是當天的主角。作為陪同人員,有時母親等人也會參加。
此外,第二主角就是媒人。當天的主持人無疑是媒人。
對於兩位主角來説,至關重要的是服裝。因為第一印象決定著相親的成敗。一本權威書籍給出的建議是,「應該避開過於休閒或鮮艷的服裝。女性要選擇輪廓優美的連衣裙和質地柔軟的套裝等、給人以整潔印象的西服。如果是男性,最好選擇深色套裝或休閒西服」。
其次非常重要的是,當天的對話。話題的選擇必須細心加以注意。一般情況是從履歷書上所寫的「愛好」、「特長」等話題開始聊。
寫成劇本就像下面這樣。
媒人:「○○的愛好是冬季運動吧」
男性:「是的,我擅長滑雪」
媒人:「(面對女性)○○小姐喜歡滑雪嗎?」
女性:「是的,偶爾去滑雪。但水準不高」
媒人:「哎呀,那請○○教教你吧」
女性:「是啊,請一定教教我。拜託啦」
聊到這種程度,成功率是否能達到8成呢?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