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京都的出差工作在中午結束後,終於是自己的自由時間了。同行的攝影師,一個住在奈良而工作在大阪的日本男生,在收工的地點解散以後,和我一起搭電車離開。我要去京阪三條站,他則要回大阪。
一起去搭車的路上,才聊了工作以外的事。於是知道,他除了公司的攝影之外,還身兼設計、網頁製作等等瑣碎的職務。遞給了我一張非公司的個人名片,原來在業餘之外也在接攝影的個案。連上他的網站瀏覽,更知道他喜歡跟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舉辦和服爵士樂活動。大家穿著和服玩音樂,東西洋的文化相遇,在京都或奈良這樣的地方辦起來,風味就更獨特了。
聊得起勁,本來要直接坐到大阪的他,忽然開口:「我也先到京阪三條站下車好了。住在奈良卻很少來京都。既然來了,就忍不住想去回味一下,每次一定會去吃的食堂。」
一聽到這兒,我的耳朵就立起來了。忍不住要回味一下?那肯定是對一個人來説,意義非凡的美食口袋名單。趕緊開口問:「可以讓我一起跟去嗎?」正好是午餐時段呀。
「當然好。但,其實是很普通的一間食堂喔。建築看起來有點破舊,每次都覺得一搖就會垮了。」
那有什麼問題?最喜歡走進從不是導遊書上介紹,而是私人回憶中的餐廳了。況且還是間老食堂。
「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賣一種不知道該稱作是什麼的東西。」攝影師試圖去形容,支支吾吾的,最後竟然放棄,説:「我不知道該怎麼定義那味道,總之從未在別的地方吃過。不曉得是否合你的胃就是了。」
愈發引起我的好奇了。非去不可。抵達以後才發現,原來食堂就在我今晚投宿的飯店附近。這間叫做「篠田屋」的食堂,建築其實沒攝影師説得那麼破舊,而室內雖然浸漫著時代感,但因為整理得乾乾淨淨的就倒也不覺得斑駁。倒是天花板的屋脊,經攝影師一提醒才發現是歪的。再注意到地板,發覺也有坡差。整棟木屋好像本來就建在一片傾斜的地面上。
食堂裏什麼都賣。有拉麵有蕎麥,有烏龍也有各式丼飯。選擇雖多,可我當然是點了攝影師難以形容的那道飯,名稱叫「皿盛」。光看名稱真是不知所以然,而飯一上桌,外觀看起來也就是普通的咖哩豬排飯。
一入口,卻終於感受到那微妙的口感了。帶著咖哩味道,卻不同於一般的咖哩飯醬汁。濃稠的勾芡,更接近於燴飯。但真要説是咖哩燴飯嘛,卻又覺得不夠精準。最後,我的結論只好也是:真不知道怎麼定義的味道。所幸,口感縱使微妙,東西還是好吃的。
餐後告別,在食堂的門前鞠躬,我們朝著反方向離開。這些年來,我因為工作而相遇了許多人。工作結束後,相關的主管還能常見到,倒是工作人員來來去去的,通常就再也沒見過。在從鴨川拂來的冷冽風中,我突然忍不住回頭,目送攝影師走進地鐵站。
在傾斜的食堂中飽餐一頓,帶著那難以形容的美味,繼續各自的旅程。不只傾斜,或許陡峭,但願若有無法形容或定義的人生經驗,此後我們也能如此品味出獨有的風味。
張維中 簡歷
台北人,現居東京。在臺取得文學碩士後,08年來日。早稻田大學別科、東京設計專門學校畢業。現于東京任職傳媒業。大學時以長篇小説踏入文壇,迄今出版著作25部以上。近作為散文《夢中見》,遊記《一日遠方》,小説《戀愛成就》。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