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中日點心試吃大比拼

等身大的日本(58)中日點心試吃大比拼

2015/03/17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前些日子,作為某雜誌報道的策劃,舉行了中日點心試吃對比。其內容是,把在中國生産和銷售的日本知名點心(例如「百奇」和「卡樂薯」等在超市和便利店銷售的價格適中的商品)、與在日本生産和銷售的相同商品放在一起,試吃之後猜測哪一個是日本生産,哪一個是中國生産。

      下面説説我為何想到這個策劃。最近中國人經常到日本旅遊,會購買大量特産,其中包括北海道特産「白色戀人」和「薯條三兄弟」等知名點心。但是,一位朋友對我説,「日本點心即使不是知名的點心店,在超市和便利店銷售的點心也非常好吃」,我由此想到上面的策劃。

        的確,我經常在日本的便利店購買很多種100日元左右的點心,作為給大學生的禮物,結果都很受歡迎。

        日本的點心在中國也大量銷售。由於是在當地生産,價格也很低廉,似乎已經完全本地化。

      與在日本銷售的同款點心相比,其味道是相同還是不同呢?

        於是我就想到,實際請中國人試吃,然後或許能聽到有趣的感想。

      這次調查的是5種點心。最難區分的是明治品牌的「杏仁夾心巧克力」。顆粒大小、巧克力顏色等幾乎都如出一轍,而盒子也完全一樣。中國人似乎難以區分出來。

      雖然試吃之後難以區分、但有很多人根據包裝袋的差異猜中的是江崎固力果的「百奇」。「百奇」在中國的便利店也有很多種類出售。從最為流行的紅盒「百奇」來看,日本産「百奇」裏面分成2個小袋。但中國産「百奇」只有1袋。參加試吃的中國人很多都回答説,「分成2小袋成本更高。包裝袋也很乾淨,所以這是日本産」。實際上,日本産正是分成小2袋的包裝。

      有很多人猜中的是明治的草莓味「明治雪吻巧克力」。盒子中的方形巧克力1個1個放在小袋中。日本産是淡淡的粉紅色包裝袋,而中國産則是紅色包裝袋,外觀明顯不同。

      看到這一區別,一名女白領根據直覺回答説,「紅色的是中國産。粉紅色的是日本産吧?因為粉紅色降低了亮度,具有日本的感覺」。即使試吃之後,仍然回答説,粉紅色是日本産。

        其理由是「紅色完全沒有草莓味。巧克力太甜。而粉紅色既具有巧克力的味道,同時也很好地擁有草莓的酸味。與其他點心相比,味道最不一樣。日本草莓的種類很多,而且大量栽培。能如此突出草莓味的肯定是日本産」。

      這是正確答案。另外,其理由過於明確,讓我感到吃驚,她已經在日本生活了9年,而且是一個關注細微之處的細膩的人。一般來説包括我在內,可能很難注意到如此細微的味道差異。

      此次我再一次注意到,在日本生活過的人和曾得到日本巧克力當禮物的人有一個共同看法——即「日本的巧克力很好吃」。雖然不知道特別的原因,但或許是因為日本企業在可可使用量和口味方面下了功夫。

      通過此次試吃了解到的是,雖然很多人通過盒子和小袋分辨出了「正確答案」,但很多人僅僅憑藉味道,難以區分是日本産還是中國産。也就是説,如果是同一家企業的點心,日本生産和中國生産的味道差別幾乎已經消失。

 
        差別僅僅在於盒子和包裝袋的顏色和設計?(巧克力以外)味道大體相同?如果是這樣,就無需特意到日本購買點心了,但作為日本人,還是樂於聽到有中國人説「很喜歡日本生産的點心」。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3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