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由海外訪問日本的各位旅遊者,大家都在什麼地方住宿呢?當然會各不相同吧。
日本具有各種住宿設施。超高端酒店、普通星級酒店、出差人員經常利用的經濟型酒店、對長期出差者來説非常便利的周租公寓(Weekly Mansion)、在溫泉景點等處很受歡迎的日本式旅館……,可以根據來日本的目的和預算,隨意選擇住在哪。
在這種情況下,最近備受訪日外國人歡迎的住宿設施是「民宿」。
所謂民宿,指的是將家人居住的房子的一個房間提供給遊客住宿。原本指的是從事農業和漁業的人為了冬季的滑雪遊客、夏季的海水浴遊客住宿,作為副業提供自己的房子。可以説這是一種家庭寄宿 (Homestay)。
由於是出租自家房子的一室,情況與酒店等有所不同。在原本的民宿,廚房、餐廳、浴室和洗手間等都是與房東家共同使用。但在目前,考慮到保護隱私和衛生問題,與房東家的居住部分彼此分開的情況開始佔據主流。
民宿是一種家庭寄宿,所以能了解日本普通家庭都是什麼樣子、平時的飲食都吃什麼、都是哪些口味等、住在酒店裏難以接觸的情況。
尤其是在漁業從業者經營的民宿,能品嚐到新鮮的海鮮料理,而如果是農家,則會提供採用應季食材的家庭料理。
而且價格低廉。例如一晚帶二餐的情況,如果是正式旅館,每人需要3萬日元到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00 -2500元)。但如果是民宿(因地點不同而不同),費用基本只需要五分之一,即5000日元至1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50-500元)。
在歐美的年輕人之間,民宿越來越受好評,而實際傾聽住過民宿的外國人的聲音之後會發現,評價的確非常好。尤其是民宿提供的「家庭料理非常好吃」,住宿者讚不絕口。
「當天早上剛剛捕撈的螃蟹、採用新鮮蔬菜的色拉,味道非常棒」(美國女性)
澳大利亞人對日本式床舖深感喜愛。
「在普通的老百姓家,躺在榻榻米上蓋著被子睡覺是最好的體驗!」
一位芬蘭男性説,非常適合作為背包族的自己。
「本來只打算住1晚,結果住了4個晚上。我感覺其他地方不可能以這個價錢得到這種水準的服務」
就像這樣,在外國人之間,民宿贏得了支援,但在最近出現了「民泊」這種住宿設施。與「民宿」相比,可以説是更加接近家庭寄宿的形態。簡單來説,就是個人主要面向外國旅遊者有償提供住宅的空房間等的服務。
外國旅遊者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收集資訊,與註冊的房東家取得聯繫。而將遊客和老百姓家聯繫起來的服務的提供者是「Airbnb」。這家公司200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成立,但如今已在全世界192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4千多個城市得到了普及。
在去海外旅行時,突然住到「當地人家」是需要勇氣的行動,但實際利用過民泊服務的旅遊者給出的評價非常好。
「比住酒店更加便宜,而且能用英語和房東家交流,對日本的理解得到了加深」(德國男性、20多歲)
「體驗到了在酒店裏難以體會到的日本家庭文化」(澳大利亞男性、20多歲)
「房東家給我提供了各種資訊,例如去哪有意思等,而且告訴我怎麼走」(美國男性、20多歲)
日本主要旅遊勝地現在都受到長期性的酒店不足的困擾。
據英國調查公司STR Global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6月的東京都內酒店客房入住率達到88.3%,同一時期東京大倉飯店的外國住宿客人比上財年增加14%,外國人比率超過了5成。(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2015年8月1日)。
利用像Airbnb這種服務的「民泊」今後或許將繼續受到關注,但民泊在現階段並未作為正式住宿設施得到認定。
此外,與周邊居民的糾紛也在不斷引發問題。
「走廊和門廳能聽到很大的説話聲,非常吵鬧」
「晚上,已經是睡覺的時間,有人錯按了對講門鈴」
「大門前垃圾到處都是」
等等。
對於「民泊」的普及,我從約2年前也有了切身感受。
在因出差去京都之際,由於完全無法預訂到酒店,結果在郊外的經濟型酒店住了一晚。我對當時乘坐的計程車的駕駛員説,
「市內的酒店真不好預訂。現在不是旅遊季節,為什麼這樣呢?」
隨後,駕駛員笑著回答説,「京都沒有什麼旅遊季節」。
「在一年當中,總是到處都是遊客。尤其是外國人,經常拿出寫好的地址説‘到這個地方’,但很多時候不是酒店,而是普通的公寓。這種情況非常多,我們也感到驚訝」
民泊的普及已經在日本拉開序幕。希望政府儘快著手制定相關法律。
無論是民宿還是民泊,都能讓人感受到在酒店裏體會不到的旅行的魅力。
我再次感受到,無論是接待的一方還是住宿的一方,都需要不斷走向成熟。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