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中島惠:在不久之前,我看到網際網路上的一篇報道,感到很驚訝。報道的標題是「不再泡浴缸年輕人」,裏面闡明了日本20多歲年輕人不再泡浴缸這一調查結果。
理由主要是上社交網站(SNS)和打工的時間很長,沒時間泡浴缸。還包括由於是一個人生活,特意放滿熱水後泡浴缸顯得浪費,水費等成本很高。
在我周圍20多歲~50多歲的熟人中,不再泡浴缸的人確實正在增加。利用一起吃午飯等機會,我詢問了「不再泡浴缸」的理由,結果包括「因為麻煩」、「泡浴缸太熱了」、「淋浴更清爽」、 「沒有時間」和「回家太晚」等,再次感到這種傾向已經擴大至全體日本人。
的確,如果是空氣乾燥的歐洲和中國北部,僅僅洗淋浴就足夠了,但如果是類似日本的高溫多濕的氣候,仍然是充分泡進浴缸裏,更能洗凈身體。
日本人過去在夏季裏穿浴衣(夏季穿的單衣),手搖團扇,在窗戶上吊著風鈴,從風中搖動的風鈴聲中感受到「涼意」。泡進浴缸令人感覺清爽,還洗凈了身體。冬季當然變得寒冷,因此長時間泡在浴缸裏,使身體得到溫暖。在五月端午節,在浴缸中放菖蒲葉,十二月冬至時放柚子。這是保持健康的秘訣,是日本人特有的生活習慣。
這種習慣由於「忙碌」這個理由,正不斷從日本消失,這令人感到遺憾。
但另一方面,旅遊勝地的溫泉至今仍非常受歡迎。人們只有在特意去洗溫泉時,才會長時間泡浴缸。或許是因為感覺這是「遊樂項目」之一。與自己家的小浴缸相比,感覺不同,而且還具有能游泳的巨大浴場。由於特別付出了很高費用、不能虧本這種心理或許也在發揮作用。
住過日本溫泉旅館的人會理解這一點,但在日本的溫泉,泡在熱水中溫暖身體只是樂趣之一。溫泉旅館的妙處還在於軟體條件的充實度。
例如建築物和室內。有的是純日式建築,有的則是具有現代感的西式建築,但都很有美感。此外,菜餚也提供精緻的懷石料理等。雖説是溫泉旅館,在溫泉以外也有很多美妙的東西,能體驗到不同於日常生活的感覺。由於包含這些因素,「喜歡溫泉」的日本人大有人在。
我本人非常喜歡泡浴缸,在1年中360天都泡浴缸。除了醉得東倒西歪後很晚回家或因患感冒而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之外,這個習慣絕不會改變。這樣的日本人或許有些罕見,但小時候養成的習慣無法輕易改變。
我過去生活的農村老家的浴缸是木製的,泡在裏面,會聞到木頭的香味。當時沒有淋浴設備。看到這裡,很多人會吃驚地問「你難道出身於鄉下?」,事實的確如此。
在去中國採訪的時候,通過網路預訂酒店之際,我必然預訂「有浴缸的房間」。比較舊的酒店一般都有浴缸,但在新酒店,如果房費比較低廉,就會沒有浴缸,令人感覺失望。在這種時候只能衝淋浴,但不泡浴缸,總感覺難以消除疲勞。
我感覺自己果然是徹頭徹尾的日本人,但如果不泡浴缸的日本人達到大部分, 「喜歡泡浴缸的日本人」這一定義或許也將不斷改變。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