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49) 60元人民幣可買300平米宅基地的消息背後
2017/05/26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1973年初,我在上海街頭看到中國第一次銷售日語廣播講座教材,當即決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學習日語,了解世界。
當時我做出這個看似貿然的決定的理論根據是:日本經過不斷努力把戰後一片廢墟的國土發展為雄踞世界第二位的經濟大國,它的成功有著許多可資我終生學習的地方。
就這樣我開始了我與日語及日本社會為伴的生涯。直到今天日本的經濟規模儘管被中國超過,退居世界第三了,但我仍然認為日本是個大國。不僅是經濟體量,就是從1億數千萬的人口規模來看,在世界上也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存在。
不料,有一次去電視臺當嘉賓,上節目前在休息室和時任防衛大臣的中谷元以及原防衛大臣的石破茂等人聊天。他們為日本近年來採取的一系列防衛政策辯解説:「日本是個小國,不能不未雨綢繆。」
不僅是閒聊時,甚至在直播節目中,他們也一再強調日本是個小國這個觀點,為此我感到很是驚愕。一個在黨的競選宣言中一再地發誓要奪回昔日光輝的執政黨高官,什麼時候變得這麼低調了呢?
不過,細細觀看日本社會,確實你可以看到日本在「縮小」。
比如,2015年北海道深川市政府以980日元(大約相當於60元人民幣)的超低地價售出9塊市有住宅用地,每塊土地面積約為330平方米,其中7塊土地甚至緊鄰車站。不論是當地市民,還是非當地居民,都可以購買這些土地,唯一的一個條件是必須在1年半以內造完住宅,完成居民登錄手續。
花60元人民幣買下300平米的宅基地,應該説是無法想像的神話。可是,日本社會的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現象的日趨嚴重,再加上經濟的長期低成長、人口規模的不斷縮小居然就創造出了這種難以置信的神話來。當地政府為了吸引定居人口,提高稅收,只好做出這種吸引眼球之舉。
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寂寞感瀰漫在這條消息之中。我又想到了日本防衛大臣們的「小國論」,面對著不斷縮小的這個日本,日本政府是不是應該把日漸減少的有限資金更多地投入在振興地方經濟的用途上來呢?這也許是阻止日本小國化的一個真正有效的方法。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 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