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174)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
2017/08/28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的夏季具有被稱為「盂蘭盆節」、祭奠祖先之靈的習俗。傳説盂蘭盆節期間(8月13日~16日),祖先的靈魂將歸來,因此一家人聚在一起迎接。
在江戶時代,較大的商家具有在正月和盂蘭盆節時期給家仆放假、讓他們回老家探望的習慣。這種習慣至今仍然存在,正月和盂蘭盆節作為節日固定下來。類似於中國的春節和國慶節假期,以8月15日為中心,根據各人的情況休4天到一週的假期。
到了盂蘭盆節時期,在電視等媒體的新聞中,下面的話題肯定會成為頭條。
「在故鄉和遊覽地度過盂蘭盆節的人的「歸省」迎來高潮,新幹線、飛機和高速公路等從上午起持續擁堵」
歸省指的是什麼呢?
就是回家探親的意思。日本人即使在城市和海外工作,在正月和盂蘭盆節也要回鄉探親,在父母親的身邊度過。這與中國的春節和國慶節假期如出一轍。
今年也有很多人回鄉探親,久違地在老家充分休息,在這種情況下,在網際網路上,「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歸省あるある)成為話題。
あるある(aruaru)是最近的流行語。中文説是「常有之事」或者説「確實有這種事!」指的是經常聽説的事情、經常做的事情,源自日本人在表示同意時使用的「是的是的,確實有的」、「是這樣吧~」、「那個,確實存在~」這些説法。
「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指的是下面這種情況——
「久違地回到出生成長的老家,與自己在的時候相比,感覺發生了很多變化。例如……」
「那個,是常有之事~」
一個名為「提到回鄉探親時的常有之事……?」的某網站上的問卷調查顯示,很多人似乎都感到,「和自己一樣!」、全都是「常有之事!」,獲得了很多網民的支援。
下面介紹一下那個排行榜和網民的聲音。
第1位 自己的房間變成庫房
「我的房間變成了寵物兔子的房間」
「房間變成了放自行車的地方!」
「過去是我的房間,現在成了蔬菜室」
日本的住房都很狹小。在孩子搬走之後,想要有效利用「孩子的房間」是理所當然的……,但原來的主人仍然感覺有些失落。
第2位 過得很舒適,都不想回自己家了
「早上就有吃不完的豪華美味佳肴」
「雖然想幫忙幹點什麼,但總是被拒絕説,不用了,好好休息吧」
從前住在老家的時候,總是被批評説「稍稍幫點忙!」,而在回鄉探親時,就算勉為其難,也只能「閒呆著」。
第3位 感覺父母變矮小了
「增加少許白髮的父親和略微變得矮小的母親。見面感到很高興,但有些傷感」
「看到衰老的父母親的樣子,感覺心裏很難受。但是,這就是溫暖感覺從未改變的久違的老家」
在小時候,父母親曾是需要仰視的巨大存在。而看到老去的父母親的樣子,仍然感覺很難過。
第4位 看到懷念的面孔卻喊不出聲
看到附近的叔叔和阿姨,卻無法像過去那樣隨便聊天。隨著歲月的流逝,感到有些難為情。
第5位 連續觀看懷念的CD和漫畫
「重讀了少年時代喜歡上的漫畫。非常興奮」
「一下子回到了兒童時代。令人非常懷念」
我也至今仍會取出小學生時代愛讀的《小公主》、《奇岩城》等書籍來閱讀。
第6位 曾在老家飼養寵物
「家庭成員增加了。大家的關注焦點不再是我,而是寵物……」
「老家的狗似乎對第一次看到的人感到非常興奮,今天一直輕輕咬我表示友好」
「在老家飼養的貓看到我之後,作出嚇人的樣子」
在孩子到城市生活之後,為了填補內心的空虛,大家都會飼養寵物。寵物在看到不熟悉的面孔之後,會吼叫或嚇唬人。出門在外的人經常會在老家體驗到變成「外來者」的感覺。
觀察另外的網路問卷調查,這些仍然被稱為「常有之事!」,引發了共鳴。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