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京都】鐵道博物館

旅人的形狀(117)【京都】鐵道博物館

2017/10/04

PRINT

      日經中文特約撰稿人  張維中:身邊的日本朋友都不知道,説起外國人到日本旅行,對很多台灣人而言,搭一程日本國內的鐵道(鐵路)肯定是自助旅行中,不能漏掉的重要一環。姑且不論鐵道迷的嚴格標準吧,就我們一般人廣義來説的鐵道,從地下鐵、都市型通勤電車,到中長距離的鐵路、觀光列車和新幹線等等都算在內。密密麻麻,錯綜複雜的鐵道線路,不僅展現出來的是日本人的專業技術,同時彷彿也象徵了日本人嚴謹規律的性格。

 

      在「鐵道」扮演著如此重要角色的這個國度中,鐵道博物館也成為許多旅人與鐵道迷矚目的據點。2016年4月底,在JR京都站不遠處的梅小路公園,京都鐵道博物館正式開幕。京都鐵道博物館前身是「梅小路蒸氣機關車館」,後來結合了大阪的交通博物館以後,擴大建成這一座全新的博物館。

      我曾經去過埼玉縣大宮鐵道博物館和名古屋的鐵道博物館,再來到這座新開的京都鐵道博物館,原以為展場規模較小,以及展示的車輛不及另外兩座博物館,不過踏入館內以後發現,京都鐵道博物館的長處在於,來自於之前梅小路蒸氣機關車館的珍藏,這裡有更多SL蒸氣機關車的展示。

 

      更難得可貴的是,園區內有真正會動的蒸氣火車可以讓參觀者實際搭乘!全程體驗約十五分鐘,雖然軌道只有短短的五百公尺,但對許多從未實際搭過蒸氣火車的朋友來説是一大新鮮樂事。冒著濃煙的蒸氣火車緩緩前行,不遠處與火車平行的是飛馳而過的新幹線,一快一慢速度的對照,進行著歷史的對話。

 

      這裡的戶外扇形車庫也是特點,非常值得一看。扇形車庫是蒸氣火車時代的産物,因為當時的火車不能倒車,所喜需要一個轉車盤來幫忙火車掉頭。大宮鐵道博物館雖然也有一個轉車盤,但是是在室內,而且沒有扇形車庫。當然大宮也無法親自體驗乘坐蒸氣火車。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7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