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一向重視聲譽的日本企業為什麼會造假?

莫邦富的日本管窺(169)一向重視聲譽的日本企業為什麼會造假?

2017/10/13

PRINT

      這次神鋼事件的重症之一就是長期的集體造假。事實已判明這次所暴露的神戶製鋼造假問題並不是一次偶發性的問題。包括管理層在內的員工集體參與的數據造假已持續多年,並得到很多員工的默認。連神鋼高層管理人員也不得不公開承認篡改數據並非個別人所為,而是獲得管理層了默許,是公司整體性問題,而且大家認為不會出事。

 

神鋼在天津的工廠

 

      可見日本製造業一向引以為豪的企業自律、自凈、自我糾偏能力正在受到嚴峻考驗。

 

      從被吹捧為「日本第一」到持續20多年的經濟低迷,這些嚴峻的現實沉重地打擊著日本國民的士氣。自1992年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經歷了「失去的二十年」。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裏,日本人的工資幾乎沒有上漲,生活水準卻在下降。因此,企業內部普遍出現員工士氣低落、職業道德下降的現象。員工的責任感和「熱愛公司」的精神,已經大大不如以前了。於是,很多以前沒有出現的問題現在就很自然地出現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維持企業和産品的成功形象對許多企業來説,成了一個必須要達到的目標。所以,無論是産品品質的數據造假,還是反映企業盈虧的財務數據造假,共同點都是為了製造一個成功的假像。

 

      日本企業以前他們與美國、德國等已開發國家比品質,現在又面臨著中國企業的競爭,中國産品的品質不斷上升,使日本領先的空間越來越小,這種環境下産生的焦慮感也就更加觸發了需要加強和維持成功形象的需求。當實際做不到的時候,就走向了造假之路。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 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2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2
投票總數: 3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