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23)日本關注防病于未患的「未病治療」
2018/11/09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今年8月的天城山會議可以説是激起我關注高齡化社會和醫療費問題的一個分水嶺,會議後我開始積極參與了許多和保健、康養、老年人醫療以及養老有關的會議及活動。
當時參加會議的一家著名醫藥公司的負責人在會上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人們交了醫療保險後,只有患了病,到醫院去叫醫生診療,拿了藥,挨了刀,才能有資格使用自己所交的醫療保險。大家想想,這不奇怪嗎?你不喝酒,不出交通事故,經銷汽車保險的保險公司會作為獎勵主動為你減低需要納付的保險金額。為什麼醫療保險不能這麼做呢?」
這個觀點由這位醫藥公司的主要幹部來提出,真叫人信服。同時也使人認識到醫藥費問題的嚴重性,對需要減少醫藥費的支出有了一種更為迫切的緊迫感。
其實,近年來日本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也越來越明顯,力度也越來越大。
前幾天,深夜我帶我家小狗狗去散步,經過一個公共汽車站時,發現不知什麼時候車站的招牌上換上了一家健康保險公司的廣告,大大地寫著:「保險也為你的健康作出聲援」。下面的小字則告訴你,如果你能保持健康的話,將會退還部分現金以資鼓勵。
8月份天城山會議上提出的觀點開始在日本社會上看到具體落實的實際事例了。
在日本醫療界及康養、養老領域最近經常可以聽到「未病」2字。人們認為,人處於尚未生病但不採取措施照舊放置下去就會患病的這樣一種狀態就是「未病」狀態。在這種時候能夠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的話,就可延長人的未病狀態。這既保持了你的健康狀態,提高了生活品質,還可以減少醫藥費開支,為社會作出貢獻。
日本不少專家、學者指出,「未病」這個觀點是中國從古時候就傳下來的預防醫學的基本觀點。「未病」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約2千年前誕生的中國古代醫學書《黃帝內經》中,如今現代醫療也接受了這個觀點,「未病治療」成了日本關注防病于未患的一個新的重點。
![]() |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