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43)日本年輕人眼中的中國
2018/11/27
對我來説,向40歲以上的日本人進行説明相對比較容易,因為我本人就處在這個年齡段。在將30年前、20年前的中國與如今的中國進行比較和説明時,我能夠站在聽眾的立場上來闡述,即使提到鄧小平和江澤民等人名,聽眾基本也能聽懂。
但是,向18~20歲的年輕人介紹中國則非常難。
這是因為,即使我使用本以為是「常識」的語言,對方也根本不能理解。
不用説鄧小平,就連毛澤東也沒人知道。針對過去的中國進行説明時,提到「人民服」(中山裝)沒人能聽懂。如果是40歲以上的日本人,即使不了解中國,也知道人民服。
因此,向年輕人介紹過去的中國非常困難。
在大學生寫的報告中,出現了如下的內容:
「在今天的演講中,最感到吃驚的是過去中國的情況。竟然有過從如今中國經濟發展來看無法想像的貧窮時代,簡直難以置信」。
「得知過去日本的GDP曾高於中國,我很驚訝」。
日本現在的年輕人完全不了解日本過去的經濟發展。而且他們對中國也只有經濟發展之後的印象。
我一直以為日本的代溝可能並不明顯,但事實並非如此。
在50多歲的我和20歲的他們之間,對華印象有著嚴重的差異。我再次切身感受到這一點。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