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大的日本(265)你是紙媒派還是數位媒體派?
2019/05/14
另一方面,作為數位媒體派的其他意見還有「不像紙媒那樣佔地方」、「不會變成垃圾」、「不需要整理」、「便於攜帶」、「能在網上管理資訊」、「容易搜索」等。確實如此。紙媒有可能丟失,但數位媒體就不會如此。
雙方都各有優缺點,我感覺如今只用一類媒體的人幾乎不存在。但在日本,50多歲以上的人更多還是屬於紙媒派。
在上述報道之中,引用了公立諏訪東京理科大學的筱原菊紀教授(腦科學)的評論。
筱原教授從以前開始就進行很多非常令人感興趣的分析。該報道表示,筱原教授在2011~2012年進行了一項紙媒和數位媒體的比較試驗,調查了閱讀長篇文章和後的記憶狀態這一大腦活動。
結果,均為「紙媒」的成績更高。尤其是關於「閱讀」和暫時性語言記憶的左側前額葉皮層的大腦活動,「紙媒」明顯更高。
有關放鬆狀態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狀態也出現了「紙媒」更高的結果。
我本人也的確如此。在睡覺之前看手機刷新聞和社交網站(SNS)的話,就很難很快入睡,但如果看紙質的小説,會馬上入睡(有時看小説會自然産生睡意……)。從紙質文字獲得的資訊更容易留在記憶裏,從自己的經驗來看也確實如此。
當然,也存在個人差異,還有年齡差,因此難以一概而論。整理沉重的報紙很累人,但對我來説,紙質文字仍是獲取資訊的重要工具。
![]() |
中島 惠簡歷
出生於日本山梨縣。曾在北京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留學。先擔任報社記者,1996年起成為自由記者。著作有《中國精英這樣看待日本人》,《中國人的誤解 日本人的誤解》(均由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出版), 《爆買之後他們將瞄準哪?》,《中國精英嚮往日本》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