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63)84歲的老人在護理養老設施裏的老人
2019/08/30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因為我擔任顧問的公司中有幾家在京都,所以常常會去京都出差。今年初去京都出差時,我在京都車站下車後,準備叫計程車去公司。一看車站附近等候著的計程車只有1輛,司機很熱情,一股勁地招呼我上車,我卻猶豫著,不願坐。一是司機是位70多歲的老人,二是他的右手明顯已經不好使了。可是,其他計程車偏偏不來,而我又急著要趕到公司去,再加上他一直熱情地招呼,於是牙一咬坐了上去,心想:「反正加入著旅行保險的,不怕碰上事故。」
結果儘管有驚無險,但是也使我認識到了日本社會人手缺乏的窘急一面。在勞動力緊缺的今天的日本社會,70歲以上的老年人在勤勤懇懇地工作這樣的場面已經屢見不鮮,沒人為此驚奇了。
拿東京的我家所在公寓大樓來説,每天負責清掃大樓、搬運垃圾等物業管理工作的26名工作人員中,清潔員12人,平均年齡為67歲,最高年齡者為72歲。
昨天即8月29日,我和同事們去茨城縣考察一家養老護理設施,很意外地看到了更加震驚的現象。在30名左右的工作人員中,55~65歲的有10人左右,65歲以上的8人,70歲以上有4人,年齡最高者為84歲。可以説,日本的養老事業已經是老年人在維持著日常第一線的工作了。
和84歲護理人員一起拍紀念照片 |
84歲的那位女性原先是護士,工作到70歲才從醫院退下來,然後轉到這家養老設施來工作。現在每月出勤20天左右,等於是全勤狀態。和她一聊,發現她意識敏捷,思路清晰,人也健康,看來還可以工作一些年頭。
這使我想起了另一個鏡頭。有一年我去訪問山口縣的宇部市,市長陪我去考察山區,途中遇到一位老婆婆,個子不高,人很精神,大型拖拉機她一躍而上,精神抖擻地開著拖拉機往大山深處駛去。市長笑瞇瞇地告訴我:「老婆婆今年88歲了。」
這些實際事例一方面説明日本社會在長壽、健康方面做得很不錯,另一方面則反映出農業、護理行業、服務行業等人手缺乏到了何種程度。日本今年4月起開放了14個行業作為接受外國勞動力的先行行業,其他行業都急得哇哇叫,説他們也面臨著人手緊缺的問題,希望可以儘快允許他們也可以接受外國勞動力。有一位國會議員帶著助手跑到我這裡,問我能不能幫助他的選區裏的企業可以比較容易地招到更多的外國勞動力。
日本一向不願接受外國勞動力,如今這扇緊閉著的大門正在徐徐打開,能否有序高效地接受、容納和管理外國人走進日本勞動力市場,將成為日本堪待解決的一個重大的新課題。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