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by明子(277)日式中餐的源頭——街邊中華小餐館
2019/10/21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青樹明子:日本料理或者説日本菜如今已成為廣受世界喜愛的菜系之一。對於生活在發源地的日本人來説,只要願意,當然每天都能吃到各種日本料理。
在外國人看來,這確實是令人羨慕的環境。但日本人並非每天都吃日本料理。他們在餐廳裏品嚐世界各國的菜餚,在家,也是「和西中」、即和食(日式飯菜)、西餐與中國菜幾乎輪換著被擺上餐桌。
其中,從中國菜受歡迎的程度來看,在中國以外的國家之中,日本絕對遙遙領先。如果被問及是否喜歡中國菜(日本稱「中華料理」)?大部分日本人都會回答「喜歡」。
在日本,會實施有關「愛吃的中華料理有哪些」的問卷調查,其回答或許會讓大多數中國人感到驚訝。
除了專業調查機構之外,在網際網路上也頻繁實施相關調查,其中就有「對日本人來説的三大中華料理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回答基本都一致。那就是,第1位餃子(煎餃),第2位麻婆豆腐,第3位拉麵or炒飯……
但是,在日本吃到的這些都與中國當地的味道明顯不同。在日本,餃子是煎餃,麻婆豆腐也與地道川菜相比明顯變得更甜。而關於拉麵,眾所週知,已經變成了日本獨特的味道。
![]() |
典型的「町中華」 (東京 神田) |
可能很多中國人感到難以理解。ーー為什麼日本的中國菜有這麼大的區別?而且,還這麼好吃!
已發生改變的中國菜、也就是上面所説的中華料理在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已變得不可缺少。要問日本人為何這麼喜歡中華料理,或許是因為在日本的任何地方都有的、紮根當地的小型中餐館的存在。這些中餐館在日語裏被稱為「町中華」,即街邊小的中華料理店。
最近在日本迅速受到關注的街邊中華料理店與發源地中國的知名店有所不同。並非像老字號那樣的店。而是從日本昭和那個屬於過往卻依舊令人感覺美好的時代延續下來、保持原有風貌的小小的個人經營中餐館。這些店一般價格低廉、味道好、分量足、還能輕鬆光顧。如果是曾到日本留學的中國人,或許也曾經走進過這樣的小店。
作為街邊中華料理店的特徵,首先是能在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6元)以內填飽肚子。店內提供麵類、飯菜和套餐等,種類豐富。這些店有著不用排隊等各種優點,是品嚐最日常的味道、近在咫尺的中餐館。
拉動這股熱潮的「街邊中華料理店探險隊」表示,這些中餐館的源流大體上分為三類。
?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就開始在街邊營業。
? 戰後由為尋找工作機會而從地方來到城市的人開始經營。
? 來自中國東北地區的人經營。
確實如此。
中國人感覺吃驚,而日本人又特別愛吃的「別具一格!日式中餐」就從這種街邊中華料理店誕生。
有趣的是,街邊中華料理店的功能表和日本人愛吃的中華料理幾乎相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