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日式中餐的源頭——街邊中華小餐館

演播室by明子(277)日式中餐的源頭——街邊中華小餐館

2019/10/21

PRINT

     拉麵和餃子是街邊中華料理店的常規菜。「拉麵、餃子、半份炒飯」的套餐備受男性歡迎,但全部都是主食,或許是中國人難以想像的搭配。

 

 日本的,「天津蓋飯」

    日本人特別愛吃、但在中國又很少有人聽説的則是「天津蓋飯」和「中華蓋飯」。

  

      天津蓋飯指的是在米飯上蓋上芙蓉蛋,再淋上勾芡的湯汁。中華蓋飯則是在米飯之上配以八寶菜(類似素什錦)等中式燉菜和炒菜。

 

      對日本人來説,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中餐。有日本人甚至為了想吃到地道的天津蓋飯和中華蓋飯而到中國旅行,得知中國並不存在這兩種吃的東西後又失望而歸。這樣的玩笑話在日本經常聽説。

 

    日本夏季的常規菜品「中華冷麵」也誕生於街邊中華料理店。

 

    在放涼的中式麵條中,加入叉燒、火腿、蔬菜類和雞蛋絲等各種配菜,澆上涼涼的調味汁。一種説法認為,從日本昭和初期前後起,中華冷麵就在街頭中華料理店出現。

 

    另外,還有糖醋里脊、回鍋肉、乾燒蝦仁、韭菜炒豬肝、炸春捲、燒賣……都是對日本人來説缺一不可的味道。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其中大多數都是街邊中華料理店的味道。

   

 「肉絲湯麵」和炒飯

    而對於日本的年輕人來説,由於自出生起就吃著「西式家庭餐廳」、「快餐」或連鎖餐飲店長大。據説,對他們而言「街邊中華料理店是有些難以光顧的場所」。

 

      究其原因,是因為店主年邁而又沉默寡言,有時並不親切。店裏多為常客,難以進入。加之這些店通常外觀老舊,各店味道有所不同,服務也比不上大型連鎖店。雖然感覺好吃,但門檻有點高——這似乎是日本年輕男女的真心話。

 

      不過,自從最近在電視和雜誌上被介紹之後,情況發生了改變。一旦走進去,就能體會到那份獨特的愜意與舒適感,更為重要的是,憑藉長年積累的經驗製作的「日式中餐」的味道同樣令人著迷。

 

      在小學低年級時,我曾在日本地方的一個城市生活,一到晚上9點多,父親經常會説,「叫碗拉麵吧」。(當時,一般家庭的晚餐在6點之前)當然,孩子聽後會非常高興。很快,附近名為「有樂軒」的什麼都有的小飯店就會送來足夠大家庭吃(小時候,我家總共8口人)的中華拉麵。加入很多碗豆的這種拉麵非常好吃,至今一走進拉麵店,我都會點傳統的中華拉麵。

 

      不管發生什麼,日本人對中餐的喜愛都不會改變。

 

      只要街邊中華料理店存在,中餐就是最厲害的「酷中國」( Cool China)。

青樹明子 簡歷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亞太研究科碩士。1998年至2001年,擔任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日語節目主持人。2005年至2013年,先後擔任廣東電臺《東京流行音樂》,北京人民廣播電臺《東京音樂廣場》,《日語加油站》節目製作人,負責人及主持人。現在擔任日中友好會館理事。出版著作《小皇帝時代的中國》,《在北京開啟新一輪的學生生活》,《請幫我起個日本名字》,《日中商務貿易摩擦》,《中國人的頭腦之中》,《中國人的錢包之內》等。譯著《蝸居》等。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3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3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