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中日茶坊 > 疫情後的中國對日招商應從「坐商」改為「行商

莫邦富的日本管窺(297)疫情後的中國對日招商應從「坐商」改為「行商」

2020/05/08

PRINT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前些時候,因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一個發言,中國掀起一陣不小的波浪,媒體上出現不少日本企業要從中國撤退的報道。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安倍首相3月5日在「未來投資會議」上,聽取了多名經濟界領袖的意見後指出:中國向日本出口的産品供應出現減少現象,使得整個産業鏈遭受影響。日本必須考慮讓那些對某一國家依存度較高的産品、附加價值高的産品的生産基地搬回日本國內來。或者儘量不要依存于一個國家,向東南亞各國轉移,實現生産據點的多元化。

 

      4月7日,安倍首相主持內閣會議,決定撥出108萬億日元(約7萬億元人民幣)的款項,作為「緊急經濟對策方案」來對付疫情造成的經濟滑坡問題。其中有一筆多達2435億日元(約156億元人民幣)的款項則用於支援日企將設立在中國等海外的生産據點搬回日本國內或轉移到東南亞國家去之用。

 

      顯然「中國+1」政策的傾向性變得更加明顯,更加具體化了。中國方面很自然地出現了很多擔憂的聲音,筆者也受到不少中國企業界的朋友前來諮詢,有確認事實情況的,也有討論對應措施的。

 

      不過,筆者認為對日本政府的這一決定,中國方面應該持平常心看待。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企對中國的投資有過幾個高潮,上世紀80年代初及90年代中期的投資高潮暫且不論,就拿本世紀初來説吧,日企簡直像排山倒海那樣前往中國投資。

 

      當時,筆者在三井住友銀行蘇州分行蹲點採訪,該分行負責日企投資的工作人員每天忙得居然連上個廁所都得奔跑著過去,一天接待7、8家前來諮詢投資事宜的日企,已經根本不算稀罕事了。該銀行蘇州分行的日本人工作人員曾不無誇張地對我説:「在蘇州結集的日企之多、技術水準之高,簡直可以形成一個具有製造航太火箭能力的産業鏈了。」

 

      儘管這是誇張之詞,但也可以看到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旗下,日企是十分積極地走向海外佈局,構築産業供應鏈的。

 

      我在蘇州曾看到一家日企的幹部12月下旬匆匆從日本趕到蘇州,跑到三井住友銀行蘇州分行來諮詢。這位幹部進門就急切地問道:「我們公司已經決定明年4月初在蘇州新工廠要開工,我想問怎樣才可以做到?」當時,我好奇地問:「你連對當地的基本情況都不調查一下就這麼貿貿然地決定建廠開工麼?」那位日本人一臉嚴肅地對我説:「索尼、松下這樣的大公司都跑到蘇州來建廠了,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還需要調查什麼?跟著他們後面幹,沒錯。」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15
具有一般參考性
 
3
不具有參考價值
 
8
投票總數: 26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