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莫邦富:因為將近30年前的留學生活是從京都開始的,我至始至終對京都抱有一種難以忘卻的情結。京都之所以被日本人視作日本人的精神家園,顯然她是有著其他地方難以比擬的文化和精神地位的。
走在嵐山綠蔭鋪地的小道上,步入祗園燈紅酒綠的小巷裏,不用人解説,即便是第一次來到日本的外國遊客都會自然而然地沉浸在濃郁的京都風情中。我已經記不清訪問過多少次京都了,可是,我卻記得每次重訪京都時都會感受到的新發現和新感動。這次借開會機會趁機又遊歷一次常在夢中環繞的京都。
首先叫我感動的是嵐山的廁所。黃土牆、舊木柱、矮竹籬,看似簡陋的建築要素和古都的建築風格絲絲合拍、滴滴入流,不奢華,更不喧賓奪主。沒有五星級的評定,但是,乾淨、實用、美觀、大方,就是對京都旅遊景點處的廁所的最好評價。在我的心中,這些廁所都是最高等級的。
城市因河流而靈氣。橫貫京都中心街區的鴨川同樣也為千年古都增添了無限風情。尤其是夏天旅遊旺季時(一般為5月1日至9月30日期間),鴨川西岸從上木屋町、先斗町、到西石垣、下木屋町的4個區段(即從二條到五條之間)便會靠著河邊的各家餐廳搭起一個個木製高臺。木製高臺成為這些餐廳的室外涼臺,是客人最喜歡的席位。日本把這些木製高臺稱作為「鴨川納涼床」。
鴨川納涼床前面便是靠河的散步道,是京都的情侶們幽會的勝地。天一黑,情侶們便依偎著坐在河邊,聽著潺潺流水,看著稀疏星光,敘述著萬年不變的情話,野鴨們則熟視無睹地嬉戲在燈影斑斕的水波中。那就是京都的夏日風情詩,叫人百閱不厭,更叫人流連忘返。
可是,我卻在河邊的納涼床旁注意到了一則告示。這則告示告訴各家餐廳,同時也告示四方來客,為了不破壞鴨川的土壤生態,納涼床的木柱不准打入土裏,必須安置在承受木柱的構築件裏。
我真的是震撼了。鴨川並不是國家公園,也不是特定的風景或文物保護區。作為一個臨時性的建築物,在河邊打個柱子都要受到如此規範和限制,是一般人難以理解的。然而,京都之所以風情撩人,就是因為她是在無數個對自然、歷史、環境、文化的呵護和愛惜中自然醞釀出來的。我喜歡京都,如昨天那樣、如30年前那樣,喜歡著百看不厭的這座靜謐動人的古城。
莫邦富 簡歷
上海出生。曾下鄉黑龍江生産建設兵團。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畢業後,曾在該校任教。1985年留學日本,在日本讀完碩士、博士課程。現在是旅居日本的華人作家、評論家。
著有《新華僑》、《蛇頭》、《解讀中國全省事典》、《獲得世界市場第一的顧客戰略》等50多部日文著作。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觀點。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