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專欄/觀點 > 觀點 > 李東生:中國企業只能學三星

李東生:中國企業只能學三星而不是蘋果

2012/07/13

PRINT


廣交會上TCL的展臺
記者:跟日本公司的合作情況怎樣?有沒有代工?

李東生:TCL和日本的一些公司已經有合作。東芝、索尼,還有松下,都有幫他們做産品代工。主要是電視機,還有BD(籃光),現在開始做音響。目前合作量比較大的是東芝。東芝有電視機、DVD和BD。目前我們希望能夠擴大業務,這要取決於東芝在全球市場佔位的情況。因為代工業務我們是被動的,主要是看東芝。

      日本企業擴大代工業務對於中國企業來講是一個機會,我們能夠把代工業務做得更大一點。因為中國企業在效率、速度還有成本控制方面是有一定的優勢的,所以我們會積極地去找這樣的機會。TCL也準備把代工的業務作為一個獨立的企業部門,這樣的話能更加好地協調和客戶的關係,不然的話TCL品牌和客戶的品牌在市場上還是有點競爭。我們在考慮把它分開。我們計劃是準備明年把代工的業務獨立的分開,這樣的話就會合作得更加順暢。因為代工業務除了日本企業之外,我們也幫歐州的飛利浦代工,主要是DVD和BD(藍光)。

       目前我們還沒有在日本市場推出自己品牌的計劃,因為我看到你們競爭力最強的是彩電和手機。日本彩電市場今年非常不好,我覺得應該不是一個推廣自己産品的機會。在找一些手機的機會,但會更多考慮和日本廣泛合作,用代工的方式幫日本公司來供應産品,這樣會比較可行。

記者:聽説TCL要建自己的液晶面板工廠。

李東生:
液晶面板原來全部是要靠南韓和台灣進口。我們今年會建成液晶面板的工廠。新的工廠建好之後,我們預期液晶面板的自己率明年將能夠達到60%左右。液晶面板我們投資了245億人民幣。

       我經常會被問到為什麼會投資賺錢不是很大的液晶?其實這一個産業是一個週期性的,在過去的十多年,液晶面板發展很快,做得好的公司,有競爭力的公司應該説還是能夠賺到錢的。在之前中國是沒有自己的面板工廠的,而中國是全球彩電生産量最大的國家,包括我們自己品牌,包括日本、南韓企業在中國設立的工廠,中國彩電的生産量大概佔了全球彩電船舶量的一半以上,但中國沒有自己的面板工廠,這樣對於我們企業自身在競爭力的提高會有很大的制約,也會影響中國整個電視機産業的競爭力。目前在中國的液晶面板廠,如果是用於電視機生産的,現在是有三個廠,除了TCL之外還有京東方,另外還有中電熊貓。從這三個企業目前形成的産能來説,還是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國內市場的需要。

記者:在日本、南韓、台灣,液晶面板已經開始沒落了,他們正準備生産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有機EL)。

李東生:我們已經有這個考慮,有機發光體、氧化物半導體,未來都有機會逐步取代現在的液晶技術。但是我覺得過程應該會沒有那麼快,對電視機來講沒有那麼快。我認為OLED技術未來首先會用在中小屏,象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什麼的,用在電視機方面的,目前還看不到時間表。因為做大螢幕,一個是成本很高,另外一個是有些技術問題現在還沒有完全解決,所以目前我們看不到哪家電視品牌在批量生産OLED的電視機。所以我認為OLED在電視機的運用將會有相當一段時間。也許下一代産業技術可能會由氧化物半導體技術再加上OLED的技術的結合會有機會用在電視機上,但這個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需要多長時間現在確實不太好估計,目前用在電視機方面的應用,有些技術還沒有解決。

        我們得到的消息是還沒有哪一家廠準備批量生産32英吋以上的OLED産品。有些企業已經把這些産品技術的樣品做了展示,三星、LG都有這樣的OLED産品的展示,但是目前據他們自己説還沒有到能夠工業化生産的階段,明年不知能否做到,做也許是少量的。因為從目前的這種技術的程度來看,良率不是很高,這樣造成它的成本就很高。

記者:目前有沒有OLED的投資計劃?

李東生:
TCL已經有了一個關於下一代技術研發的計劃,在今年會首先把液晶面板提升到8.5代,一定要保證建成投産,有競爭力,同時我們也在開始進行下一代的技術研發。我們計劃在明年中會推出也許是32寸的OLED的産品,但是是少量的。這個技術我們首先會應用在移動通訊終端方面,比如平板電腦、智慧手機,彩電可能會再後一點。明年是準備用試驗線少量的做一些樣品,是試驗性的。

      如果順利的話,我們可能考慮在適當的時候投資一個小一點的OLED的生産線做一些移動通訊終端的需求。OLED的技術産品可能會比較快的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這個領域運用中去普及,大概三到五年對這種産品會更多的採用這種技術,電視機的方面會稍微晚一點。所以我們如果在這一方面有投入的話,我們首先會做一些移動終端的要求的中小尺寸的産品,20寸以下的。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5
具有一般參考性
 
2
不具有參考價值
 
2
投票總數: 40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