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基因編輯第一人——張鋒
2018/12/25
![]() |
博德研究所的方針是不壟斷CRISPR-Cas9技術,而是促進其應用。迄今為止已經向20多個國家的超過100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提供了5萬套以上使用該技術所需的酶等研究工具。張鋒強調「準備以非壟斷的形式向願意使用的研究人員提供許可」。
關於中國研究人員稱使用基因編輯技術讓一對雙胞胎誕生的問題,張鋒嚴厲批評了學術界的應對。雖然2018年11月在香港舉行的關於基因編輯的國際會議發表聲明指出研究程式不恰當及存在倫理層面的問題,但張鋒認為「這還不夠。這類研究必須暫停。最好在暫停期間明確指導方針和方法」。他同時提出想法稱,通過科學家親自與市民對話「應當努力讓科學研究獲得更多的理解」。
採訪人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井健人
張鋒:美國博德研究所高級研究員。1981年出生,現年37歲。2009年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1年起任現職。接連開發出新的基因編輯技術。他還熱心推廣借助企業和大學等匯總專利並統一授權的「專利池」提供CRISPR-Cas9的專利。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