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正幸:祖父在中國獲獎讓我倍感光榮
2019/01/16
到2018年,中國走上改革開放道路已經過去了40年。中國與美國在這一節點打響了貿易戰。日本的松下(當時為松下電器産業)曾經是在中方邀請下最早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為中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的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外孫、松下副會長松下正幸(73歲)如何看待當今的中國?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對其進行了採訪。
記者:在中美貿易戰中,美國指出了中國的智慧財産權保護問題,您怎麼看?
![]() |
松下正幸 |
松下正幸:(中國)在國際上也被指出存在問題。回顧歷史,曾多多少少發生過此類問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認識也存在差別。我認為中央政府目前的想法是必須好好保護智慧財産權。近來中國的專利申請數快速增多,並大量投入研發費用。如果站在相反的立場,中國整體的智慧財産權保護意識也將提高。
記者:會不會覺得(外資企業)通過技術轉移培養出了中國這個強大的敵人?
松下正幸:日本之所以在戰後實現了發展,也是因為有了歐美的幫助。即使日本企業過去不做這些事(提供技術等),或許也有其他國家這麼做。儘管在技術轉移的做法上存在一些情況,但並不應該一味地指責。
記者: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中國向10名外國人頒發了改革友誼獎章,其中就有松下幸之助。
松下正幸:對於公司來説這是一項榮譽,我們倍感光榮。今後也會應中國政府的期待繼續努力。在中國資本企業獲得優待的背景下,我們要想獲得很高的市佔率並非易事。但是我認為在外資企業中,松下能夠繼續保持領先優勢。
記者:在中美對立激化的背景下,跨國企業在中國應該如何行動?
松下正幸:政治上一定會出現民粹主義。必須找到妥協點。(不僅限於中國,)如果在各國都能盡力而為,就能夠被接受。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川井洋平 上田志晃
松下正幸
1968年畢業於日本慶應大學經濟系,當年進入祖父松下幸之助創立的松下電器産業。父親為第2代社長松下正治。40歲擔任董事,1996年就任副社長。2000年至今擔任副會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