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中國疫情初期應對沒有不當
2020/02/04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持續擴大。已經從湖北省武漢市擴散至全中國,還可能成為世界性的大流行。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就新型肺炎的特徵和今後的預期,採訪了日本東北大學教授押谷仁。他曾在2003年「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爆發之際,置身世界衛生組織(WHO)傳染病對策的最前線。採訪內容如下:
![]() |
日本東北大學教授 押谷仁 |
東北大學教授 押谷仁:新型肺炎疫情在武漢以無法想像的速度蔓延。回國的日本人中,1%的人被確認感染。由此預計,感染人數可能擴大至10萬人以上。從現實情況看,眼下並非隱瞞感染人數,而是這種規模的話檢查跟不上,數量恐怕一時難以計算。
中國各城市在武漢疫情爆發的2~3周後開始出現疫情。今後,必須關注會不會所有的地方都變成武漢那樣。
雖然此次的病原體與SARS同為冠狀病毒,不過傳染性和病原性卻存在很大差別。這也使得疫情一下子難以控制。
可以想像,此次在武漢剛出現感染者之際就已發現冠狀病毒,於是以SARS為標準,採取了徹底發現肺炎患者、隔離和找出接觸者的應對措施。不過,這一對策並不完全適用。我並不認為此次初期應對存在不得當。換成是我們(日本),估計也將採取同樣的應對措施,面對同樣的失誤。
與SARS不同,此次輕症患者和無症狀的感染者佔很大比例,這使得應對起來十分困難。最初並未發現人傳人的廣泛連鎖感染現象。另外,如果是在潛伏期也能傳染,這對於力爭封鎖疫情擴散的公共衛生對策十分致命。面對的只能是敗仗。
考慮到日本與中國的人員往來,日本很可能成為中國以外國家中,第一個疫情蔓延的國家。日本可能已經出現了連鎖感染。某一天,之前未出現的流行可能會突然顯現。
雖然日本政府採取了部分拒絕曾逗留湖北省的外國人入境等措施,強化邊境口岸對策,但是現如今似乎為時已晚。假如繼中國之後,日本也成為疫情大流行的國家,世界對日本做出現在日本要對中國採取的措施,日本也無法抱怨。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