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前董事長吉姆·奧尼爾:對於全球經濟的前景,我比大部分人都樂觀。理由是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不過,有時我也擔心以民族主義為背景的政治決斷會摧毀我的樂觀主義,例如進入2014年以來中國與日本的對立。當然亞洲還存在朝鮮等可能成為導火線的諸多問題。印度和巴基斯的的關係也可能趨於緊張。中國和印度的關係也值得關注。
 |
高盛前董事長吉姆·奧尼爾 |
我預測2050年中國將成為壓倒其他國家的經濟大國。很久之前我就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27年之前擴大至與美國同等規模,現在我仍然這麼認為。中國的名義國內生産總值(GDP)按美元換算已達到日本的2倍。2020年之前中國的經濟規模有望達到日本的近4倍。
日本為什麼要做讓全球最大市場的鄰國中國反感的事呢?我知道其中存在複雜的歷史原因,不過如果日本的政策決定者只考慮經濟,實在是不理智。因為如果中國的經濟無法持續增長,以將中國作為最大出口對象國的國家為首,很多國家都將陷入苦境。
歐洲方面,以法國和德國為中心,歐洲各國一直在極力避免重蹈戰爭的覆轍。當然不應該拿經過多年磨合、擁有相同經濟特質的歐洲與中日關係相比較。但是中日的政治領導人難道不該吸取歐洲的教訓嗎?
東西德的統一令很多人感到震驚,不過我卻認為朝鮮和南韓有朝一日也將走向統一。朝鮮和南韓都明白統一將帶來經濟利益。朝鮮需要經濟改革、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南韓則需要大量勞動力。另外朝韓統一對包括日本在的其他國家來説也是好事。
歐洲的情況顯示出經過20年的磨合走向和平統一是可能的。我不是外交方面的專家,不過我覺得大陸與台灣也能走向統一,具體來説就是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達成某種協議,要求其他國家在台灣問題上支援大陸,作為回報中國將支援朝鮮半島的統一。如果真是如此,這還將有益於解決中國與日本以及中國與印度等糾紛。
我預測2050年,中國、印度、日本和印度尼西亞將分別成為全球第1大、第3大、第5大以及第7大經濟體。排在第2、第4和第6位的將是美國、巴西和俄羅斯。不過預想實現的前提是各國領導人必須更加開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