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福斯12月10日公佈了有關廢氣造假的公司內部調查中期報告。報告指出2005年力爭在美國擴大柴油車的銷售成為廢氣造假的開端,並首次承認組織性地參與廢氣造假。廢氣造假醜聞被曝光至今已接近3個月時間,在歐美大眾的新車銷量萎靡不振。
大眾監事會主席漢斯·迪特爾·珀奇與首席執行官(CEO)馬蒂亞斯·穆勒出席了在總部所在的德國北部城市沃爾夫斯堡召開的記者會。
 |
大眾監事會主席漢斯·迪特爾·珀奇與CEO馬蒂亞斯·穆勒(右)出席記者會(10日沃爾夫斯堡) |
包括法律事務所等在內,公司內外共有450人參加了此次調查,調查人員對電子郵件等超過1500份電子數據進行解析,並集中約談了87人。關於廢氣造假的背景,珀奇表示「存在員工個人的過失和默許違規行為發生的相關部門」,承認除了個別員工的過失外,組織也參與其中。
大眾的經營模式特殊,一是權力集中於絕對權力者、前監事會主席費迪南德·皮耶希,二是所有者一族和當地的德國下薩克森州掌握7成以上的表決權。由於責任曖昧不清,涉事車輛在全球擴大到1100萬輛。
珀奇還表示涉嫌參與廢氣檢測造假的9人已經離職。關於誰是最大的責任人,珀奇表示調查需要時間,目前「還無法弄清楚」,同時表示「將在明年4月的股東大會上説明詳細情況」。
大眾的銷量下跌在歐美愈發明顯。尤其在美國,大眾11月銷售比去年同期大減了24.7%,「一家獨敗」的格局明顯。
美國當局並未放鬆追究該公司責任的力度。11月上旬宣佈排量為3升的車輛也存在造假,對象擴大至大眾旗下的高檔車保時捷。發出了新的召回(免費回收和修理)命令。
美國汽車專業雜誌的一位記者憤怒地表示,「管理層並沒有顯示出負罪感」。有分析認為,當局的嚴厲監管將損害産業的活力,但幾乎聽不到擁護大眾的聲音。大眾11月在英國的銷量也下降了約20%。
但大眾在德國只下降2%,而法國增長1.2%,雖然低於市場平均水準,但並未出現美英那樣明顯的減少。
關於柴油車氮氧化物(NOX)排放數據造假,消費者難以看到直接的危害,有觀點表示「歐洲大陸的消費者並未像媒體指出的那樣介意」。
受到關注的是對於大眾來説與歐洲不相上下的重要市場中國。從10日發佈的1月新車銷量來看,大眾在華2家合資企業單純相加的銷量增長30.7%。大幅高於市場平均的20%增速。中國政府推出的小型車減稅效果正在浸透,同時降價也在發揮作用。
中國市場自年初起持續低迷,有分析認為大眾自造假問題曝光之前起,就積極遊説中國政府採取刺激措施。日系車企表示「遊説活動的成果如今顯現出來」。面向銷量增加的中國,大眾還將考慮從歐洲出口。在美歐復甦難以期待的背景下,中國業務構成支撐的格局仍將持續下去。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加藤貴行 沃爾夫斯堡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