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展給全球車企提出的挑戰
2017/04/18
作為世界屈指可數的汽車展會,上海國際車展將於4月19日開幕。瞄準最大的中國市場,超過1千家企業將參展。包括全球首次發佈的113輛在內,將有約1400輛汽車在會場亮相。環保規定和技術革新帶來的變化的大潮也將湧向中國,汽車廠商需要採取與以往不同的應對方法。
![]() |
變革的浪潮湧到世界最大的中國市場(2015年的上屆上海車展,AP) |
「業務與銷售」——豐田4月1日成立了以此命名的獨特部門。2013年成立了負責已開發國家計劃制定和銷售的「第1豐田」、負責新興市場國家的「第2豐田」,但目前將把兩者整合。豐田高管解釋稱,「在燃效限制等方面,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差異將減少,將業務分開已經沒有意義」。
與已開發國家的「時差」不斷縮小的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是中國。中國政府將行駛時環境負荷較低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和純電動汽車(EV)等認定為「新能源汽車」,通過豐厚的補貼促進其普及。預定自2018年起,要求汽車廠商生産一定規模的新能源汽車。如果企業未能達成目標,將給予罰款等處罰。
大型歐美汽車廠商將在第一時間加以應對。德國福斯(VW)和美國通用汽車(GM)在會場獲得了遠遠超過其他公司的展區,將發佈備受歡迎的SUV版插電式混動和純電動車。
兩家公司在華年銷量接近400萬輛,佔世界整體的比例接近4成。如果在環保領域動作緩慢,有可能動搖經營的根基,這一危機感體現在參展戰略中。
與此同時,日本車企也不甘落後。豐田在開幕前一天的18日將發佈包括燃料電池車(FCV)在內的新能源車戰略。此外,本田和日産汽車也將推出純電動車的概念車等。
中國2016年新車銷量達到2802萬輛。由於政府的小型車減稅舉措奏效,創出同比增長14%的較高增速,連續8年穩居世界首位。這一巨大市場將面臨變革的浪潮。不僅是環保領域,在汽車的新使用方式上,中國與已開發國家的分界線也日趨模糊。
「在北京和上海,年輕階層的70%對汽車共用具有興趣」,美國大型諮詢機構埃森哲2016年發佈了這樣的調查結果。給人的感覺是,從「擁有」轉向「利用」的趨勢已經開始波及中國。
雖然中國的消費者仍然強烈憧憬汽車,但受到為緩解交通擁堵而在城市地區引進的汽車牌照搖號制度等影響,購買費用正在暴漲。這種局面正在激發對無需購車費的汽車共用的關注。
此外,各汽車企業也不能忽視這股潮流。旗下擁有瑞典富豪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推出了新品牌「Lynk&Co」,將拓展具備連接網際網路功能的新型車。參展的新品牌的SUV車型經由智慧手機,具備在所有者不使用的時段將汽車借給他人的功能。這是預先看到消費行為變化而採取的行動。
汽車共用普及的走向仍不明朗,但當地出現了令人感興趣的先例。在城市地區,基於智慧手機的自行車的共用迅速普及,正在迅速改變城市的風景。日本汽車巨頭的當地高管表示,「自行車的共用在一瞬間普及。無法排除汽車領域發生超預期變化的可能性」,將採取應對措施。
監管和網際網路引發的最大市場的結構變化將給汽車廠商帶來良機還是危機呢?上海車展或將展現出各公司對現狀的認識以及準備情況的差異。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奧平和行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