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國電動汽車産業吸引 外企相繼投資
2018/04/27
日本電産將在中國生産純電動汽車(EV)核心零部件的驅動馬達。日本電産將投入300億日元,在中國浙江建設新工廠。為了應對在中國也將加強的環保規定,各汽車廠商將加快推動生産車型的電動化。此外,將核心零部件與外部企業進行分工的趨勢也在擴大,電機等跨界企業的活動已開始全面啟動。
![]() |
馬達和電池是通過電力驅動的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V)不可或缺的核心零部件。據中國政府統計顯示,2017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全球銷量達到142萬輛,其中,中國佔到5成以上。日本電産將通過對純電動汽車最大市場中國的大規模投資來鞏固立足點。
日本電産將生産用於驅動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車輪的「曳引電機(traction motor)」。新工廠將建在美國通用汽車和德國福斯等世界整車巨頭聚集的上海附近的平湖(浙江省),計劃2019年5月啟動量産。
將生産的馬達除了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外,還能用於混合動力車(HV)和燃料電池車(FCV)等其他電動車。將利用面向個人電腦的技術進行開發,與其他公司産品相比,體積減至一半,有助於車體的輕量化。此外,日本電産還將增加零部件的中國當地採購,在滿負荷運轉之後,可向約70萬輛電動車供應馬達。
在中國,要求汽車廠商製造和銷售一定比率新能源汽車(NEV)的規定將於2019年實施。北京汽車集團力爭在2025年之前通過新能源汽車實現累計150萬輛的銷售。豐田也將於2020年啟動純電動汽車的本地化生産。日本電産將以當地企業為中心,應對需求的擴大。
![]() |
與此同時,日本電産將積極推動與控制馬達的逆變器等結合的單元生産。在歐洲,將攜手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PSA),開發和生産面向純電動汽車的驅動馬達。日本電産將以純電動汽車有望普及的中國和歐洲這2極為中心,力爭到2025年在單元銷售方面佔全球份額7成,銷售額達到1千億日元。
圍繞中國的電動汽車産業,在全世界範圍內,不斷有企業涉足。德國博世將自2019年開始在中國量産馬達單元。此外,德國大陸集團(Continental AG)也計劃2019年在中國市場推出相關産品。在日本企業中,日立製作所與本田合作,到2020年度啟動本地化生産。各企業都希望在成為純電動汽車大規模生産地之一的中國擴大業務。
據英國IHSMarkit統計顯示,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等馬達驅動的乘用車産量到2030年有望達到5637萬輛。相比2017年的416萬輛迅速增加。日本電産將通過進入增長迅猛的中國市場,將汽車領域打造為新的業務支柱。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千葉大史、渡邊直樹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