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中國新車銷量下降 全球進入平臺期?

中國新車銷量下降 全球進入平臺期?

2018/11/12

PRINT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9日發佈的數據顯示,10月中國新車銷量同比下降11.7%,降至238100輛。連續4個月低於上年,1~10月累計銷量也轉為下滑。預計2018年全年也將時隔28年出現負增長。由於房價上漲停止等影響,高額消費踩下煞車。

 

 

       此外,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也在顯現,中國企業的訂單和設備投資出現陰影。再加上政府削減債務導致民營企業的資金週轉日趨困難,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強,給消費者心理帶來不良影響。

 

       股價下跌和房價上漲停止導致資産效應減弱,以汽車為代表的高額消費增長乏力。中國的個人投資者被認為超過1.4億人,而中國的股價比2018年年初下跌了約2成。

 

       1~10月累計銷量同比下降0.1%,降至2287900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官員在記者會上指出,全年呈現正增長的可能性非常低,中國媒體也報導稱,出現自1990年以來、時隔28年的負增長的可能性提高。

 

       單月銷量連續2個月呈兩位數減少。2017年底小型車減稅政策停止,這也對銷量産生影響。不過「去年秋季以後的搶搭末班車需求帶來的反彈性減少僅為每月20~30萬輛」(中國企業高管)。10月同比減少超過30萬輛,有分析認為,即使剔除反彈性減少,高額消費的低迷也拉低了銷量。

 

豐田高檔車型雷克薩斯(資料圖)

 

       按企業觀察10月的銷售業績,在關稅下調等利多因素影響下的豐田增長2成,本田也高於上年同月實際銷量。另一方面,在中國市場爭奪首位的美國通用汽車和德國福斯的主力合資公司銷量均同比下降。

 

       此前以地方城市為中心拉動中國市場的自主品牌的增長也有所放緩。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僅增長3%,長城汽車則增長2%。據悉兩家公司有優勢的SUV的人氣也出現陰影。

 

       如果全球最大市場中國出現負增長,全球汽車市場整體的增長將進入平臺期。雖然很多觀點認為美國市場將與2017年持平,但也難以指望高增長。而歐洲市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英國退出歐盟導致英歐間關稅恢復,市場將失去活力。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多部田俊輔 北京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
具有一般參考性
 
0
不具有參考價值
 
1
投票總數: 4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