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汽車 > 中國純電動車市場踩下急煞車

中國純電動車市場踩下急煞車

2020/05/27

PRINT

       中國的純電動汽車(EV)普及正在踩下急煞車。中國政府2019年減少對廠商的銷售補貼,隨後銷量迅速下降,2019年銷量減少4%,首次出現負增長。這樣一來,原定到2025年銷售約700萬輛的轉向純電動汽車的大膽目標基本難以實現。中國政府緊急將預定於2020年內結束的純電動汽車補貼延長2年,加以提振。不過,由於其他重要的普及舉措未發揮作用,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戰略或將不得不大幅調整。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有史以來補貼降幅最大的一年」,比亞迪在3月底發佈的2019財年(截至201912月)財報中,如此説明利潤銳減的原因。

 

       中國政府2019年減少對純電動汽車廠商的補貼,與此前相比最多減少至一半左右。受此影響,比亞迪的凈利潤大減42%,降至16億元。該公司1~3月業績進一步惡化,凈利潤同比減少85%。與比亞迪並列北京汽車集團的業績同樣低迷,稱補貼的減少招致了盈利惡化。

 

       業績充分顯示出中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大依賴政府的鉅額補貼。此前就有觀點指出,依賴補貼的話中國的純電動汽車普及遲早陷入困境,如今這成為現實。

 

       新舉措未發揮作用

 

       目前的狀況是2017年為推動純電動汽車普及而作為主要新政策推出的「NEV積分政策」很難説正在發揮作用。該政策要求各廠商的純電動汽車生産比例達到在華銷量整體的1成左右,希望借此推動普及。但是,這種突然的政策實施更有利於中國企業,遭到外資企業的反對,在推遲一年的2019年啟動。

 

       但是,在制度實施的第一年,大型外資車企來不及進行推出純電動汽車的準備工作,大部分企業未能符合新政策的標準。已開始有聲音表示「這項制度基本失去意義」(日系車廠商),據傳中國政府討論調整制度設計。

 

       這種政策的混亂加上經濟的低迷,使得中國2019年的新能源汽車(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等合計)銷量比2018年減少4%,減為120萬輛,首次低於上年。

 

       這意味著政府的預期未能實現。中國政府此前希望讓中國企業佔據優勢,把中國打造成世界第一的純電動汽車大國。將補貼作為最大的推進力,目前為止僅向中國企業就補貼了超過1萬億日元的資金。各國的外資企業質疑這種做法,但中國不以為意,2019年春季提出了到2025年使新能源汽車銷量提高至700萬輛的大膽構想。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326
具有一般參考性
 
293
不具有參考價值
 
295
投票總數: 958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視 頻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