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型車企4~6月合計凈利潤下降30%
2022/08/11
世界汽車巨頭的業績正在惡化。本田和德國寶馬等日美德13家車企的2022年4~6月凈利潤截至8月10日均已出爐,合計金額同比減少30%。這是8個季度以來首次出現收益惡化的情況。零部件短缺導致新車生産長期調整,除了美國特斯拉等之外,原料漲價的部分也未能充分轉嫁。當前經濟正在放緩,有可能在無法提價的情況下面臨需求下降。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根據QUICK FactSet的數據,統計了豐田、德國福斯和美國通用汽車等13家企業的財報。
結果顯示,凈利潤合計為231億美元,減少30%,營業收入合計為376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汽車巨頭的業績在新冠疫情初期的2020年4~6月出現約80億美元虧損,之後持續復甦,但此次時隔2年踩下了煞車。
![]() |
豐田、本田和大眾等8家企業的利潤下降。半導體短缺長期化,需求堅挺但生産跟不上的狀況仍在持續。此外,上海封控也對生産和銷售造成影響,13家合計的全球銷量(部分日系車企為産量)減少1成。原材料上漲情況也因俄羅斯進攻烏克蘭而加劇,鋼材的平均價格上漲了逾4成。
本田10日發佈的4~6月合併凈利潤(國際會計準則)減少33%,降至1492億日元。相當於營業收入的銷售收入增長7%,增至3.8295萬億日元。未能借助日元貶值效果抵消供應制約和原料漲價等的影響。
![]() |
東京的本田銷售店 |
本田4~6月的四輪車銷量減少18%,降至81萬輛。在10日的記者會上,該公司副社長竹內弘平表示,「半導體短缺或將在本財年一直持續。將採取讓合作夥伴增加庫存等對策」。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