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型車企擁抱電動化浪潮
2022/12/05
印度汽車市場2020年因封控影響而陷入低迷。2021年又因變異毒株和半導體短缺而遭受打擊,但目前呈現出復甦態勢。
此外,半導體的供應情況也在改善。印度汽車工業協會(SIAM)的數據顯示,7~9月乘用車銷量約為102萬輛,比上年同期增加近4成。受此推動,車企業績也出現改善傾向。
塔塔汽車7~9月的合併財報顯示,最終虧損94億盧比。英國子公司捷豹路虎汽車(JLR)持續低迷,整體上未能實現盈利,但虧損額比上年同期的444億盧比減少約8成。
其他車企的業績改善更加顯著。瑪魯蒂鈴木的7~9月的合併財報顯示,凈利潤增至上年同期的逾4倍,達到211億盧比。馬辛德拉同期的凈利潤也達到277億盧比,比上年同期增長44%。以獲得的現金作為資本,對純電動汽車增加投資的能力正在加強。
印度政府正在努力振興純電動汽車,這也在推動各車企的行動。
在8月舉行的鈴木印度業務40週年典禮上,印度總理莫迪表示,「人們目前把純電動汽車視為主要的交通工具,不再認為多餘」。在提及純電動汽車的靜音性後表示,「這是靜音性革命的開端」,顯示出期待。
印度面臨原油進口導致的貿易逆差和汽車等導致的嚴重大氣污染。主要解決措施之一就是普及純電動汽車。提出的目標是通過購車補貼和生産獎勵制度等振興産業,到2030年把純電動汽車的普及率提高至30%。
對於印度能否按企業和政府的預期轉向純電動汽車,懷疑的看法很多。2021年度(2021年4月~2022年3月)的印度國內乘用車銷量約為306萬輛(SIAM數據),純電動汽車的比率還不到1%。
在印度,農村地區的低收入階層佔大部分,購車群體有限,同時充電設備的短缺也無法否認。目前,還面臨原材料費用上漲,純電動汽車與其他車型的平衡也成為課題。上述扶持措施的成敗有可能改寫汽車行業的勢力版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花田亮輔 孟買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