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件商在中國新建電池外殼工廠,向寧德供貨
2023/08/24
本田旗下的零部件廠商J—MAX將在中國建設向全球最大的車載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供貨的電池外殼新工廠。計劃年內動工,2025年投産。包括現有工廠的擴建在內,投資額約為80億日元。在中國,純電動汽車(EV)處於擴張期。日本的零部件企業也在加緊採取行動,以免錯失與純電動汽車相關的全球大企業的交易機會。
![]() |
J—MAX將在中國新建工廠(效果圖) |
J—MAX將在福建省取得8萬平方米的土地,投資60億日元建設新工廠。將建設「沖壓」生産線和塗裝、焊接生産線,「沖壓」生産線安裝對鋼板施加壓力進行加工的設備。關於用於純電動汽車等的電池的外殼,計劃每月向寧德時代供應滿足20萬~25萬輛車所用電池的産品。
J—MAX還計劃在廣州市的現有工廠投資19億日元,擴建沖壓生産線。由於考慮電動化將導致需求減少,將把引擎汽車的加油管零部件的生産線改為電池外殼的塗裝生産線。
福建、廣州兩個基地的合計月産能預計將達到目前的40倍,可滿足40萬~50萬輛車。
車載電池的外殼是類似日本榻榻米大小(約1.65平米)的盒狀零件,具有保護電池的作用。需要具備在發生事故之際防止起火和爆炸的功能,生産需要高品質的沖壓技術。
J—MAX將生産可搭載於多款電動汽車的通用性高的電池外殼。考慮到中國企業的電池增産,希望比競爭對手更早確保産能,擴大訂單量。未來除了寧德時代的家用和工業用電池外殼之外,還計劃爭取日系汽車廠商推進自産化的電池的外殼訂單。
日本汽車零部件廠商相繼出現面向中國純電動車企增加投資的趨勢。
電裝(DENSO)計劃提高汽車零部件在中國本地的採購比例。還將擴充新興純電動汽車眾多的當地的開發體制。為日産汽車等生産內飾零部件的百樂仕(PIOLAX)也開始向比亞迪(BYD)和小鵬汽車提供零部件。百樂仕計劃到2030年度將在中國營業收入中面向當地汽車企業的交易比例從目前的逾1成增加至3成。
很多日本零部件廠商認為,如果僅僅依靠與以汽油車為中心的日系汽車廠商的交易,營收減少的風險難以避免。J—MAX於2018年首次從寧德時代獲得電池外殼訂單,對於寧德時代來説也是主要供應商之一。日本零部件製造商向寧德時代供應零部件還很少見。
隨著汽油車市場的萎縮,今後尋求擴大純電動汽車相關産品的各日系零部件企業可能會增加投資,加強與全球大型企業的交易。
J—MAX是2022年7月從丸順改名而來。總部位於日本岐阜縣大垣市,主要生産汽車車身零部件。2022財年(截至2023年3月)的合併營業收入為523億日元,凈利潤為12億日元。2014財年對本田的營收佔整體的87%,2022財年降至67%。該公司希望以純電動汽車轉型為契機,降低對本田的依賴度。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田邊靜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