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大稀土企業鉬礦公司(Molycorp)於6月1日宣佈,不能按期支付高達3250萬美元的公司債利息。由於最大供給國的中國放寬出口限制,導致稀土行情惡化。受此影響,Molycorp陷入了資金週轉不靈的困境。
 |
圖為2012年鉬礦CEO史密斯在説明設備更新計劃 |
Molycorp主要生産用於混合動力汽車馬達上的釹等稀有金屬。該公司債務餘額截至2014年底被認為高達約17億美元,此次未能按期支付每半年1次的利息。在被市場認定為「債務違約」之前,Molycorp將獲得約30天的緩衝期。該公司表示將在此期間與金融機構等債權人進行削減債務的磋商,以解決資金週轉問題。
受6月1日宣佈的上述消息影響,該公司股價下跌約19%。市場認為Molycorp破産風險較高,單股交易價格持續低於1美元。
由於2010年中國削減出口導致稀土價格暴漲,Molycorp加大投入了在加利福尼亞州礦山的生産設備。之後,中國放寬出口限制,稀土價格開始持續下跌。2014年Molycorp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4%,業績出現下滑。
中國佔全球稀土供給量的70%~80%。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以超低價格出口稀土。中國一些地方政府將稀土視為賺取外匯的手段。在政府的支援下,中國的稀土生産企業一度達到100家左右。美國等國家的眾多礦山企業業績下滑,超過半數停止了開採。
進入21世紀之後,中國政府開始限制稀土的出口和生産。中國在稀土市場上的影響力日趨突出。此後,稀土價格暴漲,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國的企業紛紛重啟封存礦山和開發新礦。稀土市場一度過熱。
而在2010~2011年,中國除了削減稀土出口配額之外,還徵收出口關稅,造成稀土的國際價格再次暴漲。在世界貿易組織(WTO)裁定此舉違反貿易協定之後,中國從2015年起廢除了出口配額,在5月進一步取消了稀土的出口關稅。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高橋里奈 紐約 報道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