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電將成為世界第一,日美有擔憂
2020/09/02
巴基斯坦運作著4個中國製造的核電機組。此外,土耳其等國正在或計劃建造約10個機組,規模僅次於俄羅斯等。中國在約30年前首次引進核電站,日本原子能産業協會的調查官中杉秀夫表示,「(中國的)技術水準已經達到世界最尖端水準」。
日本也力爭向英國和土耳其等出口核電站,但由於建設費上升等原因,進展並不順利。歐美也缺乏強勁勢頭。2010年以後全球啟動運作的核電機組的7成以上由中俄製造。
熟悉能源政策的日本綜合研究所的高級專家滝口信一郎指出,在日美歐的新建沒有進展的背景下,中俄不斷積累技術,在國際範圍內依賴兩國的風險提升,中俄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將提高。
中俄的崛起給美國和日本等帶來了擔憂。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裁軍和科學技術中心的主任研究員戶崎洋史表示,「中俄與日美等相比,要求核電出口目的地採取的防止轉用為核武器的措施寬鬆」。
美國核能研究所(NEI)表示,「中俄的核電站出口是外交政策的核心,美國正在落後」,彰顯出危機感。為了捲土重來,美國參議院7月通過了倡導促進革新性反應爐開發等的「核能領導法案(NELA)」。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也解禁了對發展中國家等出口核電站時的金融支援。
這種競爭將推動核電站相關技術的提高,也有對購買國的能源安全保障産生影響的可能性。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福岡幸太郎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