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澳和東盟將合作開展二氧化碳地下封存
2020/11/18
還考慮跨國在整個地區交易二氧化碳封存量。將制定利用船和管道將二氧化碳運到封存場所以及用本國排放量與技術合作減排量相抵消的機制。
日本企業也在推進技術開發。在北海道苫小牧海岸,約有30家企業正在合作實施地下封存實證實驗。日揮負責地面設備的設計和操控技術,日本石油資源開發公司(JAPEX)負責挖井等。
![]() |
北海道苫小牧市的實驗設施 |
東芝的子公司從10月底開始在福岡縣火電站開展將廢氣通入特殊溶液以分離回收二氧化碳的試驗。川崎重工業將在關西電力的舞鶴發電站(京都府)設置二氧化碳回收設備。三菱重工已在美國供應二氧化碳回收設備,東麗則推進開發高效回收二氧化碳的高功能膜。
要想實現實用化,除了提高回收和封存效率的技術開發外,降低成本也是一大課題。按照目前的技術,處理1噸需要約7000日元(約合人民幣440元)。日本國內可進行大規模地下封存的地方很少,能否在亞洲擴大業務並降低成本成為關鍵。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