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石油企業相繼從澳大利亞撤離
2021/03/11
在澳大利亞,歐美大型石油企業相繼宣佈關閉煉油廠。英國石油公司(BP)和美國埃克森美孚出於與中國企業等的低價石油産品競爭激化的理由而決定撤退。澳大利亞將僅剩當地企業的2座煉油廠。預計2021年度石油産品的進口依賴度將提高至近8成,來自中國的進口比率也在上升。
「亞洲和中東面向出口的大型煉油廠增加,改變了澳洲市場的結構」,英國石油公司2020年10月宣佈關閉西澳大利亞州的Kwinana煉油廠。該廠擁有65年的歷史,但BP澳大利亞公司表示「已經無法盈利」。計劃在2021年4月之前停産,改為石油産品進口基地。員工將從650人減為60人。
![]() |
埃克森美孚的ALTONA煉油廠(reuters) |
埃克森美孚也在2021年2月宣佈由於盈利惡化而關閉位於墨爾本的ALTONA煉油廠。雖然尚未明確表示具體時間,不過也將改為進口基地。這樣一來,澳大利亞的煉油廠數量將從2000年代初期的8座減為當地企業擁有的2座。
其背景是與中國和中東企業的産品之間的競爭激化。例如,中國自2015年前後起,以中石油和中石化等為中心推進新建和增強煉油廠。
尤其是原油處理能力為每日30萬~40萬桶的「超大煉油廠」增加,擴大了對亞太地區的出口。其規模達到決定關閉的澳大利亞的煉油廠的2~4倍。精煉成本和市場價格也較為低廉,澳大利亞的煉油廠難以與之抗衡。
![]() |
隨著煉油廠的關閉,澳大利亞的石油産品進口依賴度持續上升。進口占消費量的比例2019年度達到65%。在2座煉油廠計劃關閉的2021年度,預計比例會提高至79%。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金融市場
日經225指數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日經亞洲300i | 28493.47 | 336.50 | 04/14 | close |
美元/日元 | 132.42 | -0.60 | 04/14 | 15:15 |
美元/人民元 | 6.8381 | -0.0298 | 04/14 | 07:14 |
道瓊斯指數 | 34029.69 | 383.19 | 04/13 | close |
富時100 | 7843.380 | 18.540 | 04/13 | close |
上海綜合 | 3336.1530 | 17.7892 | 04/14 | 14:05 |
恒生指數 | 20405.12 | 60.64 | 04/14 | 14:04 |
紐約黃金 | 2041.3 | 30.4 | 04/13 | close |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