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畜牧業這樣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2021/06/30
日本要實現到2050年溫室氣體凈排放的政府目標,農業領域的減排不可忽略。日本農業與食品産業技術綜合研究機構(簡稱農研機構)正在大力開發可使畜牧農戶等的排放量削減20%的技術。力爭同時實現肉類等生産效率的提高和溫室氣體減排。
農業和畜牧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包含土地利用變更)佔世界總排放量的約10%。日本國內的比例約為4%,畜牧業佔其中的約4成。畜牧業排放的主要氣體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甲烷是飼料在牛胃中發酵形成的,一氧化二氮主要是在糞尿處理過程中産生的。
![]() |
在飼養奶牛時測量甲烷(照片由日本農研機構提供) |
為了減少一氧化二氮排放,農研機構開發出了改善氨基酸平衡的飼料。如果提供的氨基酸超過所需的量,糞尿中的氮就會增加,容易産生一氧化二氮。如果使用在滿足氨基酸需求的同時減掉多餘氨基酸的飼料進行養殖,就可以在不影響生産效率的情況下實現減排。
農研機構還改進了污水處理方法。開發出了採用碳纖維的反應器,以此來代替用活性污泥分解有機物的處理過程。可使具有固氮功能的細菌在纖維上繁殖,不會産生一氧化二氮,而是轉化為無害的氮氣排出。
農研機構企劃戰略本部的長田隆表示,「牛也有不同的個體特徵,有的牛胃裏産生的甲烷很少」。這一特點被認為具有遺傳性,目前農研機構已開始培育産生甲烷較少的牛。雖然培育種牛需要花費5~10年的時間,但確實有助於溫室氣體減排。
項目已經進入成果推廣階段。使用平衡飼料來減少溫室氣體的養豬戶,可將通過「碳補償(Carbon Offset)」制度(用減排量抵消排放量)獲得的額度提供給飼料企業,這樣的例子已經實現。
農研機構還通過接受上述成果的內閣府項目開始了新的研究,通過監測並控制牛胃裏的微生物,來抑制甲烷的産生。農研機構畜牧研究部門的三森真琴部長表示,「世界各地都在飼養荷斯坦奶牛。我們期待將成果推廣到海外」。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瀧順一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