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中文網
NIKKEI——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 20xx 水曜日

  • 0708

  • 搜索
Home > 産業聚焦 > 環境/能源 > 氣候變暖帶來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氣候變暖帶來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有多大

2021/09/02

PRINT

脫碳經濟

      全球變暖的危害不僅只表現在氣溫上升的直接影響上。具有代表性的危害是洪水。世界氣象組織(WMO)總幹事佩特里·塔拉斯(Petteri Taalas)表示「氣候變化導致洪水和暴雨的頻率增加,造成的損失變得巨大」。

   

  

      中國因洪災造成的損失在2020年超過200億美元。今年7月河南省發生的洪災遇難人數據當地報道達到了300人以上。在歐洲,7月中旬的德國洪災和比利時的洪災造成100多人死亡。

 

      氣候變化還影響到生態系統。學術雜誌《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匯總了蝗蟲大量産生的情況。據稱,將農作物一掃而光的大群沙漠蝗蟲從非洲而來,橫掃中東、歐洲及亞洲等20多個國家。這麼大量的蝗蟲從20年前就開始增加,在全球已發生20多起。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非洲因為蝗災已有3500多萬人陷入糧食困難。大量産生蝗蟲的一個原因被認為是隨著降雨量增加,潮濕的草原增加,今後這種狀況恐怕還會持續。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的增冨祐司室長等人匯總了氣候變化對日本水稻生産的影響。增冨祐司等人推測氣溫上升與白米生長的關係時發現,如果氣溫在2040年代比2010年代上升2.7度,水稻發育不良的發生量將增至2倍。據稱,預計以沿海地區為中心日本全國都將受災,隨著供貨減少,每年會産生約4億美元的損失。

   

      聯合國等機構預測,到本世紀末氣溫將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度。巴黎協定提出的目標是將溫度上升控制在1.5度以內,但現在已上升了1度。氣候變化將使生命和財産面臨危機,在非洲和中南美洲還發生了饑荒和地區爭端。如果不認識到脫碳停滯的風險並加快調整,世界的可持續性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危險。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塙和也、岩井淳哉、宗像藍子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非常具有可參考性
 
5
具有一般參考性
 
1
不具有參考價值
 
3
投票總數: 9

日經中文網公眾平臺上線!
請掃描二維碼,馬上關注!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