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競爭小型模組化反應爐,中俄實用化領先
2022/08/26
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出現了著眼於未來建設的動向。三菱重工業正在開發30萬千瓦功率的SMR,已於2021年開始和日本國內的大型電力企業商議初期設計。
![]() |
在SMR的商用化方面,預計輕水反應爐(使用普通水作為原子爐的冷卻材料)將處於領先地位,世界各國也在瞄準新一代反應爐進行技術開發。日本東芝正在挑戰高溫氣體反應爐的研究,這種反應爐因可提取高溫熱量的技術而備受關注。還設想同時設置蓄熱設備來調整發電量,或者與氫氣製造設備相結合的用途。
中俄在實用化上領先,還計劃用出口以掌握主導權
比北美和歐洲搶先一步,中國和俄羅斯正在穩健推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的引入工作。俄羅斯已實現「海上浮動式」SMR的實用化,還計劃在陸地上建造。中國也於2021年開始建設陸地型SMR。
![]() |
2020年5月,俄羅斯國營核能企業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在遠東楚科奇自治專區內開啟了世界首座浮動式核電站「羅蒙諾索夫院士」號的商業運作。據悉這是裝載兩座3.5萬千瓦核反應爐的船型核電站,可滿足該地區50%的能源需求。另外,俄羅斯將於2027年以後陸續啟動4座裝載5萬千瓦功率新型SMR的船型核電站。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還考慮在陸地上建造SMR。2020年12月,該公司與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薩哈共和國就在北部地區建設輸出功率為5.5萬千瓦的SMR達成協定。最早將於2024年開工建設,2028年投入運作。
![]() |
中國的行動也非常迅速。中國核工業集團2021年7月開始在海南省開工建設SMR「玲龍一號」的實證堆。輸出功率為12.5萬千瓦,已經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安全性評估。據稱,玲龍一號採用既能發電還能用於取暖和海水淡化的設計。
在全球核電站市場上,中俄的存在感很強。通過軍事援助和融資的方式,推進了對亞洲、中東、東歐等地區的出口。國際能源署(IEA)6月的報告顯示,在2017年以後世界各地開工建設的31座反應爐中,俄羅斯和中國建造的佔27座。中俄也有可能在SMR市場上掌握主導權。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川崎NATSU美、三隅勇氣、生川曉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