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9月17日宣佈下調2014財年(截至2015年3月)合併業績的預期,同時決定自1958年上市以來首次不實施年度分紅。因與中國企業等的競爭激化而持續低迷的智慧手機業務的減損處理計提了1800億日元損失,最終虧損由此前預期的500億日元擴大至2300億日元。同時索尼還透露,為重建作為電子領域核心的智慧手機業務,將進一步裁員1000人左右。
 |
舉行記者發佈會的索尼社長平井(17日,東京都港區) |
自雷曼危機後的2008財年以來,索尼將第6次出現最終虧損。之前,索尼在業績明顯趨於惡化之後仍堅持分紅。不過此次比起回報股東,其將不得不優先改善財務狀況。在17日當天的記者會上,平井社長一夫道歉稱:「管理層認為情況非常嚴峻」。
業績下調的最大原因是平井社長等人定位為電子業務領域重建主力的智慧手機業務超預期陷入苦戰。
今年4~6月,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的供貨量增長了20%,創出歷史新高,且仍在持續增長。索尼推出的以最新功能和設計性為賣點的高檔機型「Xperia」雖然深受市場歡迎,但仍然受制於擁有壓倒性品牌號召力的蘋果的「iPhone 」、以及以低價格為武器擴大份額的中國産品等。
7月底,索尼將2014財年銷量計劃下調至4300萬部(比2013財年增長10%),相比此前的計劃下調了700萬部。平井社長表示,「在普及價位機型上,與中國企業的競爭正日趨激烈」。一方面iPhone新機型也上市在即。當天,索尼雖未提出新的供貨量計劃,但有可能進一步下調。
2012年,索尼將前索尼愛立信變為全資子公司之際制訂的中期盈利計劃正越來越難以實現。根據會計準則,如果未來出現盈利預期顯著惡化等情況,將需要實施下調該業務帳面價值的減損處理。
由於智慧手機業務的減損,即使是將遊戲和感測器等結合起來的電子業務整體預計也將出現超過500億日元虧損。此前曾以出售個人電腦業務和剝離電視業務等為武器,力爭實現盈利,但新定位為核心的業務卻開始拖後腿。
為整合智慧手機業務,索尼計劃裁員1000人左右,相當於該業務部門約7000名員工的15%。此外,還將考慮減少智慧手機銷售地區和機型。
本財年由於總部和海外銷售公司裁員等,將計提1350億日元的結構改革費用。計劃在10月下旬以後發佈4~9月期財報時,公佈智慧手機業務重建舉措的詳細內容,整合費用有可能進一步膨脹。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