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想成為像蘋果那樣的公司
2018/08/06
![]() |
夏普的戴正吳社長 |
鴻海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産品代工服務(EMS)企業。受代工的iPhone減速影響,該公司2018年1~3月期的合併凈利潤同比下滑15%,減至240億台幣。夏普也是一樣。因為面向蘋果的訂單低迷,1~3月期電子設備相關的收益大幅下滑。鴻海的股價在最近1年下跌了31%,夏普也下跌了25%。
作為蘋果在製造業務方面交易對象的鴻海等雖然被折騰,但蘋果自身卻依然保持著良好的業績增長勢頭。APP商店「App Store」等利潤率較高的服務對收入增長起到拉動作用。繼1~3月之後,蘋果4~6月的銷售額再創新高。4~6月每股的收益也創歷史紀錄。受此帶動,2日蘋果成為首家總市值超1萬億美元的美國企業。
專注於商品企劃和服務
夏普將把家電等面向消費者的商品生産轉移到以鴻海為首的海外工廠。今後將專注於 「8K」以及「物聯網(IoT)」等尖端領域的研究,並企劃和開發相關的商品和服務。在集團的水準分工基礎上,夏普未來瞄準的是像蘋果那樣的企業開發型企業。戴正吳6月在被問及夏普能否成為平臺提供商時,表示將「努力」,同時表示計劃強化網路會員制服務。
「中國和東南亞的人工費也在不斷上漲,必須推進自動化。將在八尾工廠測試智慧工廠和省力化等新技術,然後向海外推廣」,海外家電業務總負責人、常務執行董事衝津雅浩2017年12月在談及八尾工廠作為主力工廠的作用時這樣表示。如今八尾工廠將喪失這一功能。為了朝著戴正吳描繪的新形象轉型,夏普邁出無法後退的一大步。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中村元、千葉大史、大澤薰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