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坐收漁翁之利,展開全球攻勢
2020/10/02
在已開發國家,三星推出支援5G的高性能機型和可折疊手機等最先進機型;面向新興市場國家,則擴大銷售低價格手機。三星的海外手機工廠以越南為中心,在印度和巴西也擁有組裝工廠,還將推進生産的當地化。
之所以能通過廉價機型盈利,是因為三星自主生産半導體、顯示器、電子零部件等手機的主要零部件,這些零部件佔到手機的大部分成本。半導體和顯示器的生産設備折舊通常為5年,如果利用完成固定資産折舊的上一代設備持續生産,成本將大幅降低。可以説三星從零部件到最終産品全面涉足,發揮了垂直整合特有的優勢。
![]() |
疫情導致全球各地封城,使得手機市場萎縮,三星也難免遭受打擊。不過競爭對手正面臨更強勁的逆風。
2019年供貨量世界第2的華為受美國商務部制裁影響,難以採購尖端半導體和記憶體等。由於「採購網事實上斷裂」(供應商),華為難以維持手機生産,今後的份額暴跌難以避免。
此外,中印邊境爭端對中國手機廠商的影響也很嚴重。印度是僅次於中國的第2大手機市場,小米和三星激烈爭奪印度市場首位。在印度,抵制中國産品的運動擴大,讓三星「坐收漁利」。
![]() |
三星通過可折疊手機來打造技術先進的品牌形象 |
最大競爭對手蘋果與往年相比,在iPhone新機型的供應方面存在隱憂。除了疫情影響之外,中國大陸的供應鏈受到長江流域洪水的影響,零部件交付似乎出現延誤。新款iPhone上市後能否確保充足供給仍是未知數。
環顧競爭對手,三星處於相對有利的位置。不過,從中長期來看,隨著手機市場的大眾商品化(Commoditization),三星的盈利能力也增長乏力。與2013年的頂峰時相比,2019年三星手機部門的營業收入下降23%,利潤減少63%。最大手機企業三星需要承擔的責任是,在可折疊手機之後繼續推出革命性的新産品,打破手機市場的停滯,激活整個市場。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細川幸太郎 首爾
版權聲明:日本經濟新聞社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或部分複製,違者必究。
報道評論
HotNews
・日本經濟新聞社選取亞洲有力企業為對象,編制並發布了日經Asia300指數和日經Asia300i指數(Nikkei Asia300 Investable Index)。在2023年12月29日之後將停止編制並發布日經Asia300指數。日經中文網至今刊登日經Asia300指數,自2023年12月12日起改為刊登日經Asia300i指數。